第16章 哈尔滨市《延寿县》(第1页)

延寿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哈尔滨市东部,幅员面积3149平方千米。它南、东南和西南与尚志市为邻,北和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 ,地势呈“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的格局,独特的地貌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延寿县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那时这片土地上便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商、周时期为肃慎族属地,秦、汉时臣属扶余,隶属玄菟郡 。三国及两晋属肃慎族,仍为扶余属地,晋时隶属护都夷校尉 。南北朝属挹娄族,后为勿吉(挹娄改称)属境,臣服于魏,是勿吉七部中安车骨部的辖地 。

隋朝时,此地为靺鞨(亦称勿吉)属境,靺鞨七部与勿吉相同,这里仍由安车骨部管辖 。唐及五代为靺鞨辖地,唐初属高丽鄚颉府 。唐开元元年(713年)以后,属唐廷忽汗州都督府 ,唐末及五代时期,靺鞨故地被渤海占据,建5京15府62州,延寿县境成为渤海之鄚颉府高州境(今宾县) 。

辽初此地仍属渤海上京鄚颉府,辽灭渤海后,成为女真兀惹部,治所兀惹城(今通河县治附近) 。金时为上京会宁府曲江县辖境,族属女真乌济赫部 。元朝初属辽阳行省开原路,皇庆元年(1312年)以后,属女真水达达路吾者部 。

明属奴尔干都司,明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设木兴河卫,改属辽东都司 。清朝属窝集部西北境,清顺治十年(1653年),为镇守宁古塔之按班章京及副都辖境 。康熙元年(1662年),归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管辖 。康熙十五年(1676年),改属吉林将军 。雍正三年(1725年),为吉林将军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地 。光绪五年(1879年),奏准开放蚂蜒河荒地 。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月初八吉林将军铭安奏请设置蚂蜒河分房巡检,驻烧锅甸子(今延河镇兴安村周家屯一带) ,后因风水不宜移至福山屯,即今延寿镇址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蚂蜒河分房巡检改为县治,定名长寿县,仍属宾州厅管辖 。此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历经多个时期的归属变化。1914年6月,因与南方省份重名改称同宾县 ;1929年,又改称延寿县,寓意延年益寿 。1996年11月,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延寿县隶属哈尔滨市管辖 。

在这片土地上,还诞生过许多英雄人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延寿县曾是松江省委、省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