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第1页)

探秘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历史、文化与现代交融的魅力之地

建华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心北部,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面积120.61平方千米 ,其中城区面积25.84平方千米,农村面积94.77平方千米。区域不大,却浓缩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拥有众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和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建华区,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早在公元前后,建华区域就有先祖繁衍生息,在漫长岁月的演变中,这里逐渐发展起来。明清年代,建华区域成为北疆战略要地,在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出于抗击沙俄入侵、便于南北信息传递和巩固边陲统治的考量,清朝政府在今境内域索伦总管驻地卜奎(魁)村(今清真寺一带)建卜奎驿站,亦称西站。驿站的建立,成为了区域发展的重要契机,促进了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

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朝廷派副都统品级总管马布岱驻境内,并监筑齐齐哈尔城。同年七月十九日,奉御旨在卜奎驿站东北建起齐齐哈尔城,同时设城守尉,领兵防守及管理军政。此后,墨尔根(今嫩江县)副都统移驻境内,正式设置副都统一员。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自墨尔根移驻境内,齐齐哈尔(今建华区域)在黑龙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很快被确立起来,城乡开始向今建华区域外扩展。在这一时期,城市的建设和行政机构的完善,为区域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齐齐哈尔地方(境内)的一切军政、旗民事务均由黑龙江将军衙门(今区政府北邻)与齐齐哈尔副都统合署统理。到了1907年(光绪三十二年),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齐齐哈尔始划警察辖区,变条(街)管理为片(区)管理,将原划分的警防东、南、西、北、中5个段改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各区警务及部分民政事务由各区所驻警察署负责,故称警署区,这也被视作建华区建置之始。

此后,建华区的发展历经波折,先后经历了不同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变革。1946年4月齐齐哈尔解放,5月21日,齐齐哈尔市政府在今建华区域内的一、五、六区建立民主政府,各区开始相对独立行使权利。1954年12月11日,一区和五区部分合并成立北关区,四区(由六区改)与五区部分合并成立龙沙区。195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