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哈尔滨市《五常市》(第1页)

五常市:北国粮仓的多元风情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东南部,东经126°33′—128°14′,北纬44°04′—45°26′之间。东与尚志市接壤,西与双城区相连,南与吉林省舒兰市、榆树市隔江相望,北与阿城区、延寿县毗邻,总面积7512平方千米。这片土地以肥沃的黑土、优质的稻米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闻名。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五常市的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这里是肃慎族的活动区域;两汉至魏晋,属挹娄;南北朝时为勿吉属地;隋唐时期,归入靺鞨;辽代属女真族势力范围;金代属上京会宁府;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属奴儿干都司;清代初期,为宁古塔将军辖地,后归阿勒楚喀副都统管辖。

清乾隆年间,五常开始有大规模移民迁入,逐渐形成村落。光绪六年(1880年),清政府在五常堡设置五常厅,这是五常行政建制的开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常厅升为五常府,隶属吉林省。民国二年(1913年),五常府改为五常县,先后隶属滨江道、吉林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五常县先后隶属松江省、黑龙江省。1956年划归绥化专区,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1965年划归松花江专区,1993年撤销五常县,设立五常市(县级),1996年松花江地区并入哈尔滨市,五常市自此隶属哈尔滨市管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五常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是满族、汉族、朝鲜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近代以来,五常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和革命志士,他们的事迹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厚重的红色记忆。

二、乡镇简介

五常镇

五常镇是五常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市域中部。这里交通便利,哈五公路、铁五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周边地区的重要枢纽。镇内商业繁荣,各类商铺、市场密集,是全市的物资集散地。同时,五常镇也是教育、医疗资源的集中地,拥有多所学校和医疗机构,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周边地势平坦,稻田遍布,是五常大米的主要产区之一。

拉林镇

拉林镇位于五常市西北部,历史悠久,是满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清代曾是拉林副都统衙门所在地,现存多处满族文化遗址。镇内满族人口较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