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了尘未了(第1页)

下山的路好像比上山时短了许多,或许是心里装了事,连驴蹄子踏在青石板上的节奏都显得急促些。老陈的驴车还在山脚下的老槐树下等着,车辕上拴着的布包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白白的热气,像刚蒸好的馒头在吐着暖雾。阿禾刚走到车边,老陈就从车辕上直起身,黝黑的脸上难得带了点局促,挠了挠后脑勺说:“刚才在山下的铺子买的,想着你许是没吃早饭。”

那布包是粗麻布做的,边角磨出了毛边,上面还沾着点面粉,阿禾解开系着的麻绳,一股混着玉米香和青菜鲜的热气扑面而来,烫得她鼻尖微微发痒。里面是四个菜团子,用玉米面捏的,黄澄澄的像晒透了的月亮,捏得不算规整,边缘还有指腹按出的圆印,显然是手巧的妇人揉的。菜团子底下垫着张油纸,防着热气把布包洇湿,油纸边缘印着个小小的“李”字,想来是山下那家李记杂货铺的手笔。

阿禾拿起一个,入手温乎乎的,指尖能摸到玉米面的颗粒感,像握着块晒暖的黄玉。她咬了一小口,玉米的清甜先在舌尖炸开,混着点微微的粗粝感,像是把阳光嚼在了嘴里,紧接着是青菜的鲜,带着点井水的凉润,里面还掺着点细碎的姜末,辣得喉咙里暖暖的。她小口小口地嚼着,看老陈把驴车打理得妥妥帖帖——他给驴的食槽里添了把新割的青草,草叶上还挂着露水,又用布擦了擦车辕上的泥,连车轮缝里的小石子都抠了出来。

“这李记的菜团子,是镇上王婶做的,”老陈见她吃得香,话也多了些,手里的布巾在车把手上打着圈,“王婶的男人原是跑船的,五年前翻了船,她一个人拉扯着俩娃,就在杂货铺门口支了个摊子,专做些粗粮吃食,给上山的香客填肚子。”他顿了顿,往山上瞥了一眼,“听说王婶常往静心庵送菜团子,说是了尘师父总给她的娃送旧衣裳。”

阿禾的心轻轻一动,手里的菜团子好像更暖了些。她掀起车帘坐进车厢,车垫是厚厚的棉絮,上面铺着块蓝布,布上绣着简单的回纹,针脚算不上细,却密得很,想来是老陈的婆娘缝的。她把剩下的菜团子放在身边的小几上,那小几是块旧木板改的,边缘被磨得圆圆的,上面还留着个浅浅的凹痕,像常年放茶壶压出来的。

车窗外,静心庵的屋顶在绿树间若隐若现,青灰色的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艘泊在绿浪里的船,船帆被风鼓得满满的,却又稳稳地停在那里。山脚下的槐树林更密了,树干交错着,像搭起了个绿色的凉棚,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叶子,筛下斑斑点点的光,落在青石板路上,像谁用金线绣在地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