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自愿殉国”的标准下,在刚经历了一场恶战之后,还能有八万多人报名。
如此的空前创举让国内外一片震撼,美利坚的《新约时报》的记者以亲身经历,写下一篇名为《请不要告诉妈妈,我在金陵》的报道。
配图是一名头戴M35钢盔,面容青涩,却是一脸坚毅的年轻士兵侧身照片。
全文节选如下:
“…日军大部队即将进逼到天朝的首都金陵,在这种情况下,天朝政府必须要死守首都,可此时的国军部队经过沪上战场的激烈战斗,已经非常疲惫了,急需休整。”
“按理来说,这种情况下,应该没有一支部队愿意留下来守金陵,毕竟几乎所有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金陵易攻难守,防守部队容易被日军包围后,全军覆没。”
“这样情况,按理说应该由高层出面,以命令的形式指定一些部队留下来。”
“可天朝政府没有这么做,他们告诉了他们士兵,留下防守首都的危险性,让士兵和军官们自愿留下,并不做强制要求。”
“按照常理进行推测,金陵周边的天朝军人即便不走得干干净净,也会只有很少的人愿意留下吧?”
“但事实却让所有人深深地震撼了,总人数超过了十万天朝军人愿意留在注定会没命首都,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保卫自己的首都!以身殉国!”
“这一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利坚陆军的总人数!”
“何其让人震撼的一个数字,我们不得不为天朝军人这种普遍的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全世界都低估天朝军人了!”
“是的,天朝的军人大多目不识丁,装备低劣到不少部队一个连才一挺机枪,但他们就是这样也愿意为国家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基本没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参军大多只为吃饱饭,大多数只是农民的军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东西支撑他们做出如此选择,能解释的原因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天朝人天与生俱来的爱国精神。”
“如果我们翻开史书,就会发现在这片神秘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每当这个国家和民族陷入危难的时候,总是会有无数的英雄站出来,这是一片孕育了无数英雄的土地!”
·········
“中途我们遇到一位赶往金陵参战的年轻的国军士兵,我们问他:你是自愿参加金陵保卫战的吗?年轻的士兵回答道:是的,我是自愿的!”
“我们接着问道:那你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