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的日军后续士兵面对被己方炮弹炸死的可能,几乎无人露出惊惧悚怯或畏缩迟疑的神色。
在军国主义思想洗脑下,具有极高服从性和牺牲精神的他们犹如没有思想的战争机器。
前一个倒了,下一个毫不犹豫的补上,几乎踩着炮弹的炸点在冲锋。
凶悍异常,舍生忘死。
并且不需要军官的督促或威逼,进攻的所有日军普通士兵就自发自愿地投入这种积极而主动的攻击战术。
甚至战斗队形都没有出现大的变形!
“不愧是日军最精锐的第六师团,日军陆军的最狂傲的王牌!”
“战斗力果然不同凡响!”
第六师团的虽然是一群披着人皮的低等畜生,萧剑林还是对其悍不畏死的战斗素质而不得不感到钦佩。
随即萧剑林脸上就是一脸的杀气,狞笑道:
“不过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把你最厉害的一百多万老兵给打残了,我看小鬼子你以后还拿什么狂!”
得益于日军完善的兵役制度,尽管第六师团这种部队在沪上作战损失不小。
但是日军第六师团迅速补充兵员。
补充的不是刚入伍的新兵,而都是第六师团三到五年内退役老兵。
这些老鬼子都接受了完善的军事训练,又是同一个部队的老兵。
对本部队的人事和战术特点极为熟悉,只需要短时间适应一下,迅速就可以恢复战斗力。
这套特殊兵员补充方式,让日军常设师团的战斗力长期保持在巅峰状态。
在国内战场,乃至是在后续的东南亚战场上横冲直撞,所向无敌。
不过这套兵员补充方式打短期战争是非常不错的,部队一直保持一个高标准的战斗力。
但是对于长期战争,大量的老兵集中使用,战斗力固然强悍。
可一旦老兵损失太多,部队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
42年之后,日军最初的一百多万训练有素的老兵损失的差不多后。
日军的战斗力一下就拉垮了一大截。
这种高水准的步炮协同也玩不出来了,只能玩玩水平更低的“板载冲锋”。
连日军引以为傲的拼刺刀,最后都拼不赢八路军这种穷部队了。
不像是萧剑林这边如此淡定,中华门方向的负责防守的桂军周师长。
由于萧剑林的靠前指挥命令,周师长此时正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