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正在跟参谋研究兵力布置的参谋长刘供奉少将都忍不住出言道:
“这是不是有些过了?”
“适当润色一点我可以理解,提振士气嘛,可直接翻倍报,要是上面怪罪下来怎么办?”
新闻官拍着胸脯自信的说:
“刘参座多虑了,为了‘国际影响和鼓舞士气’,就是再多报一倍都没有问题,要是毙伤日军少了,宣传上也没有分量嘛!”
“也就是如今金陵之战有太多外国友人在,否则就是如此显赫战功,就是给军委会也按照这个数据上报也没有问题。”
刘供奉等武装警察部队一系军官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还能这么玩?
萧剑林笑了一下,想起了原时空国军的虚报战功的一个荒唐例子。
鄂州会战,日军一共投入的兵力是25万头,结果战后国军对外宣传毙伤25.6万头日军。
国军统计的战果比日军参战兵力还多!
当然了,后续国军就吸取教训了,上报的战果没有超过日军参战总兵力了。
根据国军自己统计,在抗战全程中他们一共消灭了245万头日军。
而日军在华投入的兵力累计在350万头。
至于后续的三年,那就更离谱,按照国军统计的歼“匪”数量,总人数超过一亿。
以至于民间都有一句顺口溜叫做“国民革命军英勇无敌,歼敌一亿虎踞宝捣!”
不过现在,萧剑林自然是不愿意虚报战功的。
尤其是那些地方军的联络官看向自己的渴望的眼神,让萧剑林很是不满。
要是按照这个虚报战功法,小鬼子再攻击一周,毙伤十万头日军的作战目标就能达成了。
到时候军心必散,人人都有了体面的撤离的理由。
他在金陵投入那么大的投资,就算是打水漂了。
“不行,现在全世界都看着我们,我们决不能为了提振士气而虚报战功,就按照各部队统计真实数据上报和宣传,否则会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萧剑林断然拒绝了新闻官的潜规则操作,新闻官无奈只能点头同意。
随后萧剑林和刘供奉两人单独进入了会议室。
“今天真是危险,要不是防守的雨花台阵地的是全是老兵的八旅,而是其他补充了三分之二新兵的部队。”
“以日军今天在雨花台投入的进攻力度来看,此时咱们哪里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