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付瑜又打开信,指尖在那薄薄的纸上轻轻一触,展开。
信中字迹是母亲惯用的簪花小楷,却写得有些潦草,内容不过寥寥数语,无非是报个平安,嘱咐家中勿念。
他将信纸折好,递还给丰年珏,脸色却沉了下来。
“明日,我去一趟外祖家。”丰付瑜眉头紧蹙,明显母亲是想要掩盖自己的行踪。
可是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行踪?而且明知道他不在家的情况下,却匆匆离开。
他总觉得母亲隐瞒了什么事情。
“这亲戚既是‘表外祖母’,那便是外祖母那边的长辈,他们总该知晓一二。”
“大哥说的是。”丰年珏立刻应道,“只是我明日要上值,怕是不能陪你同去了。”
丰付瑜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皇上金口玉言,让他有了三天的休沐时间,他又出了一趟远门,很久没去外祖家,理应去一趟看看。
书房里的气氛因这件事而变得有些压抑,他转而问起另一件事:“户部的事,还顺手吗?”
一提起这个,丰年珏的精神头立马回来了。
“顺手,大哥放心!”他颇有些自豪地挺了挺胸膛,“户部里的同僚都好相处,交代给我的差事,我也没出过岔子。说起来,我运气算是不错的,听说同科好几人还在吏部候缺,不知要等到何时。”
运气?
丰付瑜听着弟弟轻快的话语,若有所思。
他深知官场不易,科考之后,授官一事最是磨人。
他能够进兵部,其实说白了是受了父亲的恩泽,加上皇上开恩,才能进入。
不然这京城里多的是和他差不多身份的人,不也是无所事事?
平常人能入六部已是难得,更何况是户部这样掌管天下钱粮的要地,还是主事之职。
这份“运气”,未免也太好了些。
母亲的突然远行,弟弟的顺遂官途……这两件事,当真没有半点关联吗?
不知道为什么,丰付瑜忽然升出了连他自己都觉得有几分荒谬的念头来。
“二弟,”丰付瑜的声音比方才又沉了几分,“官场之上,步步皆需谨慎。凡事多思多看,少说多做。尤其是在户部,牵涉国计民生,更是半点马虎不得。”
丰年珏见兄长神色郑重,也收起了那份得意,恭敬地垂首:“是,大哥的教诲,我都记下了。”
“你明白就好。”丰付瑜起身,走到他身边,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