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暗潮涌动(第1页)

听完林向安一番言辞,赵成梁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他微微眯起眼,久久凝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良久,才低低叹出一声:

“好小子……年纪轻轻,竟能看透至此。”

他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林向安。

那已不再只是会馆里,心系百姓卖粮的举人,

而是能与勋贵共议存亡的大局之士。

赵康平在一旁,神色微动,却始终未插话。

他心中暗暗感慨。

短短数月,林向安竟已变化至此,几乎判若两人。

赵成梁缓缓踱步,语气不再带有先前的压迫,而是透着几分深沉的赞许。

至此,林向安显然已经通过了试探。

一老一少,就这样在烛影下,达成了“拥实自重”的同盟。

*

此时的京城,看似平静。

实则暗流汹涌,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老皇帝的死讯终究瞒不住,皇长孙梁文基与其心腹幕僚变得愈发焦躁。

他们必须在消息彻底泄露前,尽快完成权力的锁定。

这意味着——没有时间。


在梁文基看来,宁远伯应当立刻、无条件地服从。

任何拖延,都是挑战他的权威,甚至是向藩王递刀子。

在他的世界观里,他是法理上的储君,未来的天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宁远伯作为臣子,天经地义就该俯首听命。

在这种认知下,他将宁远伯的犹豫解读为“讨价还价”或“首鼠两端”。

于是决定施加压力,以雷霆手段迫其屈服。

不久,一道盖着皇帝玉玺的“中旨”,由宫内心腹太监送至京营提督府。

旨意内容极为刁钻:

“闻京畿不稳,朕心甚忧。

特擢宁远伯入阁赞襄军务,

京营提督一职,暂由五军都督府佥事、安远侯世子接掌。

望卿即日交割,入宫面圣。”

安远侯正是皇长孙的亲信。

这道圣旨表面是提拔,实则是削权。

若宁远伯顺旨,便要立刻交出兵权;

若抗旨,便是公然违逆,为皇长孙出手提供借口。

宁远伯率领众将恭敬听完,神色沉凝,心里却洞若观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