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一天,对初来京城的举子们而言,会馆成了他们寄托乡思、迎接新年的所在。
是一个充满仪式感,又让人心绪复杂的新年。
到了卯时,住在会馆的同乡们陆续起身。
辰时,会馆的杂役开始最后一次全面打扫。
各房住客也纷纷动手清理自己的屋子。
毕竟今日是要除旧迎新。
屋门上贴上了特制的浙派春联,门廊下挂起竹丝灯笼,还贴上了窗花和门神,瞬间就透露出一股年味。
只不过没有亲人在身边,让这年味单薄了些。
屋里布置妥当后,林远、王和信主动跟着院里杂役一起忙活。
段茗和赵川见状也加入了进来,倒也其乐融融。
到了巳时,王管事匆匆赶来,向林向安求助。
原本祝文誊写和名册整理应由馆中文书负责,怎料那人临时被事耽搁迟迟未到,眼见时间紧迫,王管事只得找能信任的人帮忙。
于是想到了林向安,这才来求助。
林向安本就闲着,再加上王管事平日多有照应,便爽快应下。
段昊初在旁听见,也自告奋勇跟着一同前去。
新年这日,各家各户都会祭神。
而会馆的祭祀更为讲究,规模远非普通人家可比。
所用祝文,需用特制的玉版宣纸,誊写需用馆阁体工楷写,并且还得用徽州松烟墨,极有讲究。
内容大多是颂神德、禀会务、祈福祉,届时由司仪高声诵读,读毕置于供案,随后连同纸钱焚化,象征传达于天听。
名册是除夕祭祀和宴饮时用来安排座次的。
从腊月中旬开始,会馆登记的同乡录中,计划出席除夕活动的人,会主动向会馆报备,由管事记录在案。
等到了除夕,就会按照名册核查,确认无误才能参加。
到时候按照名册发放座位号牌,这是祭祀的站位,也是晚宴的座位。
有严格的等级次序。
他俩需要做的,便是核对除夕当日参与祭祀和宴饮的同乡名单与座次次序。
被王管事带到一间清静书房,事先准备好的物品。
他俩当即分工合作。
段昊初家中以前在家中写过祭祀祝文祀,便主动接下了抄写祝文的活儿。
林向安则负责整理名册、记录座次。
这份名册属于会馆内部文件,平常并不对外公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