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叶尘组织商队,大量的煤炭运往长安,主要是铁炭、焦炭,耐烧,温度高,简直是锻钢神器,卖给匠兵局锻造兵器。
古代运输困难,加上全靠人工,开采成本高,煤矿周围的百姓还好,增加了运输成本,就得提高售价,百姓根本买不起。
当然,朔州这边也没闲着,普通煤炭运往附近几个州卖,价格比柴便宜一点,很好卖。
郑元璹还是有点底线的,没跟叶尘搞内耗,急着做出政绩重回长安,放下架子请叶尘去代州看看有没有煤矿。
煤矿没找到,倒是找到一座大型铁矿,就是裴源私自开采那一座,非常大。
这也是政绩啊,郑元璹美滋滋地向朝廷申请开采,申请经费大量跟朔州购买铁炭和焦炭,朔州经济飙升。
长安城的内 斗斗的两败俱伤,双方都有些撑不住了。
正好,吐蕃、倭国、百济、新罗、高句丽派来出使的队伍到了,加上科举马上要开始,双方就这个台阶下,暂停内 斗,各自休养生息。
郑元璹别的不说,搞外交是一把好手,被召回,叶尘也被召回。
这一天,朔州百姓得知叶尘要走,纷纷赶来送叶尘。
“楚国公,我们舍不得您。”
“楚国公,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
十里长街送楚国公,百姓哭泣着,争相把篮子递给叶尘。
篮子里或是油饼、或是蔬菜,都不值钱,却代表着百姓最质朴的感恩和爱戴之情。
叶尘心里也不舒服,一路安抚着百姓。
小月和叶瑶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李承乾大受触动,立志以后要像老师一样,做个被百姓爱戴的人。
秦琼和郑仁泰赶来想送,看到这一幕也大受触动,这便是叶尘的魅力啊。
叶尘也值得百姓如此,短短半年间,把破败凋敝的朔州治理焕然一新,人人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
郑元璹看得挺不是滋味的,他从代州过来,代州百姓可没对他如此。
尽管和叶尘不对付,但也不得不承认叶尘的能力,他也算是亲眼见证着朔州是如何一步步脱胎换骨的。
这场离别一直持续到叶尘离开朔州,车上堆满百姓送的东西。
“唉,人生聚散终有时,相逢无悔,过往无憾,无愧矣。”
叶尘叹息一声。
“那你愁苦什么?”郑元璹吐槽,说着豁达之语,却满脸都是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