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就这还神童呢?(第1页)

“这些奏折,或者说喜报、溢美之词,像不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罗网,把陛下包围其中。”

“长期被溢美之词包围,谁能把持得住,不变得自得自满,骄傲自大,渐渐放纵自己,怠于政事。”

“如果真如我想得这般,那可就有意思咯,有人不满陛下,欲用糖锋蜜剑捧杀陛下。”

这种事,历史上没少发生。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励精图治,然后志得意满,飘飘然,毁了大唐。

为什么志得意满,为什么飘了,肯定少不了百官的吹捧。

再如宋真宗,被百官捧得迷失自我,跑去泰山封禅,贻笑千古。

还有明堡宗,在王振一声声夸赞中,膨胀的跑去亲征,然后留学草原。

还有败家子乾隆,在一声声国富民强,千古圣君的赞美中,天天跑江南游玩。

最秀的是乾隆写的那些口水诗,都能被官员夸成名诗佳作。

这种不见血的捧杀,对于皇帝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不行,我得提醒陛下。”杜如晦脸色大变。

陛下现在已经有志得意满,怠于政事的迹象。

叶尘没有阻拦,思索起是谁在搞鬼,如果是像他想得这样,那天下士族都有可能。

毕竟完善科举、考成法、土地禁止买卖这些制度,都触碰到了士族的利益。

李世民虽然重在打压山东士族,但也触碰到了其他士族的利益。

历史上,李世民先拉拢士族稳固权力,后期对士族行分化政策,企图瓦解士族,结果嗑丹药把自己嗑挂了。

李治继位后,利用长孙无忌打压士族,结果撑不住了,不得不杀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背锅。

这才是李治杀长孙无忌的真相。

后李治又整出二圣临朝,作被美色所迷,权力被武则天分走之相,实在是在利用武则天继续打压士族,失败了就推给武则天背锅。

所以说李治腹黑,对武则天肯定是有感情的,但远不及权力重要。

武则天就是李治推出来背锅的,武则天肯定也知道,这不李治死后咽不下这口气,自己称帝了。

唐朝前期一直安稳,到李隆基后期突然直接崩掉,最大的原因就是失去对士族的遏制能力,朝廷完全被士族掌控。

士族争夺权利,完全不管百姓死活,唐朝中期后,民不聊生,皇帝被架空,只能利用宦官对抗大臣。

史书上,唐朝宦官万恶,但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