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赞同,犯人也是人,法不容情,但劳动就应该有报酬,罪大恶极者斩首示众,判不到斩首者,说明还有导正的余地。”
“给他们一份希望,更具导正效果,也给他们的家人一份希望,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有这份包容。”
叶尘站出来力挺李承乾。
“臣也赞同,有这份希望,犯人必然也会更服从劳改。”
魏征也举起笏板发声。
“附议。”
“附议。”
“……”
百官相继举起笏板,没人会蠢到因为这事跟太子对着干,而且这一善举,以陛下的性子,一定会同意的。
“好,你有这份善心,朕很欣慰,刑部,以太子的名义昭告天下。”
“你长大了,但也不复曾经的天真阳光,大概这便是成长的代价吧。”
李世民叹息,他在儿子的眼中,第一次看见痛苦。
“谢陛下。”
李承乾行礼,转身往外走。
“既然回来了,去陪你母后吃顿饭吧。”李世民道。
“不啦,我要回去安葬大丫,我想,相比吃一顿饭,母亲会更欣慰于我让她骄傲。”李承乾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世民张了张嘴,愣是一个字吐不出。
“陛下的决定是正确的,治一县以磨炼太子,太子勇武而不失仁心,以后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魏征带头鼓掌。
“是啊,不止皇后为他骄傲,朕此刻也为他骄傲。”李世民目视着李承乾渐行渐远的背影。
叶尘眼中却多了一丝忧虑,父亲雄主,儿子太优秀未必是一件好事。
“好啦,继续议修史的事吧,既然要修,把《汉史》也重修吧,晋朝那修的什么玩意。”
“便由虞世南主修吧,崔义玄、郑元璹、刘政会、张允济、孔颖达、苏世长、柳亨,各推荐一人参修。”
李世民话锋一转。
“是。”
众官员大喜。
叶尘暗暗咋舌,双方各取所需,这一手绝。
各朝史书,李世民都指派了人主修,到了晋朝就让弘文馆看着安排,嫌弃毫不掩饰。
后来的朝代,没有一个不嫌弃晋朝的,一点贡献没有,全是负面。
许多长寿大臣被司马懿坑的。
“相比修史,臣以为完善科举更为重要,现在的科举太乱了,应该进行分类,因材施教,培养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