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病倒了。
在接连收到剑门关失守、陇右全军覆没的噩耗之后,这位以坚韧著称的皇帝,终于被压垮了。他一病不起,整日躺在寝宫里,汤药不进,精神恍惚。
国不可一日无君。
危急关头,长孙皇后,这位贤德的女性,在征得李世民的同意后,开始临朝听政,与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几位宰相,共同处理朝政,稳定人心。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如今的大唐,就像一艘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破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而唯一能掌舵,带领大家冲出风暴的,只有一个人——李靖。
渭水南岸,一座临时搭建的帅帐之中。
李靖身着一身普通的布衣,须发皆白,正对着一张巨大的地图,凝神沉思。
他已经在这里,站了整整一天一夜。
自从他被任命为西征军主帅,他就立刻离开了长安,来到了这处位于关中平原西侧的前线。
他没有急于去收拢那些从陇右溃逃下来的散兵游勇,也没有理会朝中那些要求他立刻出兵,与汉军决一死战的喧嚣。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
放弃陇右,放弃所有在渭水以西的城池和据点。
他下令,所有驻守在这些地方的唐军,立刻后撤,将所有的兵力,都收缩到渭水南岸。同时,坚壁清野,将所有带不走的粮草、物资,就地焚毁,不给汉军留下一粒米,一根草。
这个命令,在唐军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许多将领,都认为这是怯战,是懦夫的行为。他们联名上书,请求李靖收回成命。
但李靖,根本不为所动。
他只用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从今天起,在这个军营里,我李靖的话,就是军法。不服从者,按律当斩!”
他那冰冷的眼神,和腰间那把尚方宝剑,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大帅,”副将苏定方,走了进来,轻声禀报,“我们的人,已经全部撤回来了。关中各地的府兵,也陆续赶到,目前,我们手中,可战之兵,已达十五万。”
“十五万……”李靖的嘴里,咀嚼着这个数字,眼神,却依旧凝重。
听起来很多,但他知道,这十五万大军,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临时征召的府兵,缺乏训练,更没有上过战场。还有一部分,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兵,骄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