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戏,很多战俘都沉默了。
他们第一次,从敌人的视角,看到了自己的失败。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武勇,在那些“天雷”和“火球”面前,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他们开始相信,或许,那些小册子上画的,都是真的。
或许,投降,并不是末日。
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李世民,作为这场大型社会实验的唯一“特邀观察员”,全程目睹了这一切。
他看着那些曾经桀骜不驯的草原汉子,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一群嗜血的狼,变成了一群温顺的羊,甚至,是一群懂得排队、懂得纪律、懂得用劳动换取食物的“文明人”。
他心中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孙寒的手段,太可怕了。
他没有用刀,却比任何刀剑,都能更深刻地改变一个人。
他是在用“文明”本身,作为武器。
用一种更先进、更富足、更有希望的生活方式,去瓦解和重塑那些落后民族的精神内核。
这是一种,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征服。
这天,李世民正在自己的帐篷里,写着他的观察日记。
这一个月来,他写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都要详细。
他感觉,自己记录下来的,不是一场战争的余波,而是一个新文明诞生的序曲。
就在这时,那个负责他日常起居的年轻士兵,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李先生,长安来的信。是……寄给您的。”
李世民愣住了。
寄给他的?
会是谁?
他颤抖着手,接过那封信。
信封上,没有写他的名字,只写着“崇仁坊,李寓,李先生收”。
字迹很稚嫩,歪歪扭扭,像出自一个孩童之手。
他认得这个字迹。
是他的小女儿,晋阳公主,李明达。
他的心,猛地揪紧了。
他撕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上,依旧是那歪歪扭扭的字迹,还夹杂着一些不会写的字,用图画来代替。
“阿耶,亲启。”
“阿耶,你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女儿甚是想念。不知阿耶在外,衣食是否安好?天气转凉,望阿耶多添衣物,保重身体。”
简单的几句问候,让李世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