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易学习一早便来到办公室。
“小王,把全省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名单整理出来,上午十点前放我桌上。”易学习给秘书下达指令后,便开始翻阅月牙湖的历史水质数据。
不到一小时,秘书轻轻敲门进来:“市长,名单整理好了,一共四家机构,其中两家是省属单位,一家市属,还有一家民营机构。”
“好,先从省环科院开始联系。”易学习头也不抬地说。
电话接通后,省环科院的负责人十分热情:“易市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市政府工作...”
然而当敲定具体采样日期时,对方却突然犹豫起来:“下周恐怕不行,我们的采样团队都派出去了...下下周?下下周也有任务...实在抱歉,要不您问问其他机构?”
易学习皱了皱眉,没说什么,接着拨通了第二家省属检测机构的电话。
同样的热情,同样的推脱。
当市属检测机构也以“设备检修”为由拒绝后,易学习已然明白——赵瑞龙的手早已伸到了这些地方。
“民营机构也不用试了。”易学习放下电话,对秘书苦笑,“看来有人比我们动作更快。”
秘书小心翼翼地问:“那要不要从外地请机构过来?”
“外地机构需要本地资质备案,等走完流程,至少半个月过去了。”易学习站起身,走到窗前,“半个月时间,足够他们把一切痕迹都掩盖得干干净净。”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吕长河的秘书笑眯眯地走进来:“易市长,吕书记让我问问,检测安排得怎么样了?需要市委协助吗?”
易学习心里冷笑,面上却平静:“正在联系,有困难会及时向吕书记汇报的。”
“那就好,吕书记特别嘱咐,一定要按程序办事,不能违规操作啊。”秘书话中有话地说完,便告辞离开。
易学习坐回椅子上,沉思良久。终于,他拿起手机,拨通陈立言电话。
“常务,我是易学习。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京华大学李院士正好带队在我省调研,我沟通一下,看能不能抽调一个团队支援你们。”
“谢谢,常务”易学习揪着心终于放下。
“只要京华的数据科学准确,他有办法让它变得合法;现在最重要的是拿到真实数据!”
与此同时,美食城依然大门紧闭。赵瑞龙放出风声,声称要“全面升级环保设施”,实际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