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王烈的委屈(第1页)

毛承杰言语铿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强硬,那股子狠劲让人不寒而栗。

王承恩和骆养性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无奈与为难之色。他们原本以为王烈一哭二闹三上吊,伏低做小的服软,能够给双方个台阶下,他们再协调一下,这件事情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们刚想要开口求情,可在王杰那如鹰隼般凌厉的目光扫过来时,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喉咙,到嘴边的话又被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息。

毛承杰放开王烈,并且给他整理了一下袍服,还给他捡起乌纱帽,弹了弹上面的尘土,给他端正的戴在头上。

对他说:“朝服官帽乃朝廷脸面,你如此不知怜惜,就不怕朝臣弹劾你大不敬之罪吗?”

这样一本正经地惺惺作态,张口闭口仁义道德,应该是文官的专利才对,这个武夫为什么玩得如此丝滑?

王烈本有一千条理由可以为自己开脱,诡辩可是文官的生存之本,可是现在他肚里有千万句话,也不敢说,这里可不是言论自由的朝堂之上。

那里是他们的主场,有一群共同利益的人存在,他们无论争吵的多么厉害,都遵守运用政治手段的游戏规则,讲究的是利益交换。

哪怕是硬怼皇帝,皇帝也不敢直接处决,即便是气急了,打一顿板子,也会在同僚们的舆论渲染下,成为直言进谏的忠贞之士。

皇帝也不敢过分得罪他们,大臣之间,只要跟对了老大,也可以肆意妄为的攻讦,哪怕说错也无所谓,会有老大在后面撑腰。

长久以来,犯错成本低,成功受益大,给他们这些文官养成了口不择言的毛病,任何事情都很高上升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敬圣贤的道德高度。

反正,人嘴两扇皮,正反都有理,怎么狡辩怎么算。

其实刚开始他们也是非常厌恶这种无耻的嘴脸的,可是十年寒窗,多年应试,好不容易金榜题名中了进士,以为可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可以实现多年以来的胸中抱负。

可是,十数年贫寒县令位上的蹉跎,让他们认清了朝堂的规则。

在同窗的引荐之下,投靠大佬麾下,摇尾乞怜,冲锋陷阵,最终熬到一个京官,虽然职位依然很低,但至少家人不用再跟随自己在苦寒之地吃苦受累。

为了能够保住现有的名声和地位,不得不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只要自己不去做,就失去了当狗的价值。

狗失去了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