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联络内应,谋取镇江堡(第1页)

王文斌安排士兵上岸补充淡水河干粮,准备第二天继续北上镇江。

而他们要找的王英等人已经到达了鸭绿江口。

海风带着七月的咸腥与闷热,吹拂着几面孤零零的破旧旗帜,水手们从船舷上伸出无数支桨,喊着号子摇动,船只沿着鸭绿江逆流而上,马上到达了辽东重镇——镇江。

船头上,站着一位面容姣好却难掩长途跋涉神态疲惫的少妇,正是王英。她身边跟着英姿飒爽的王文仙,还有独臂的福伯,他们这段时间在大海上漂流,已经逐渐习惯了海船的颠簸,进入内陆河以后,更加平稳,都站在甲板上看风景。

王英他们说说笑笑,非常开心,这么长时间的奔波和劳累,终于要结束了,只要能见到毛文龙,说服他派兵回去,就一定能给自己儿子解围。

不远处,站着一个中年人,身穿文士装,手拿折扇,留着山羊胡,那是王化贞派来的师爷——吴先生。

“老夫人,您看,前面不远就是辽东重镇镇江了,毛帅就在镇江城内我们很快就能与毛大帅会合了。”吴先生捋着胡须,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

王英微微向吴先生施礼道:“先生费心了!妾身感激不尽!等见到我家大人,必有重谢!”

吴先生哗啦一声收起纸扇,抱拳道:“夫人多礼了!毛大人乃我家东翁的心腹爱将,我们都是好朋友,没有外人,夫人不必如此多礼!”

命运的海流,让两拨肩负着同一使命的人,在茫茫大海上,擦肩而过,走向各自未知的旋涡中心。

时间回溯到七月十九,一直如同幽灵一般游荡的毛文龙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通过撒到各地的眼线回报得知,镇江这段时间抽调大量兵马外出,到各堡寨镇压汉民叛乱。

镇江住民徐六也告知毛文龙,镇江城内兵力不足,十分空虚。

毛文龙与到朝鲜借兵的生员王一宁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王一宁与毛文龙谋划了很多策反的细节,毛文龙派千总陈忠率100余名士兵乘夜渡鸭绿江潜入镇江,与中军陈良策联络,虚张声势,拉拢分化,鼓动陈良策作为内应谋取镇江。

鸭绿江畔的镇江堡,是一座扼守江口的军事重镇,它是连接大明和朝鲜的枢纽,朝鲜对大明朝贡都是从这里出发,镇江也是辽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谁控制镇江,谁就能掌控朝鲜取得辽东战场上的主动权。

努尔哈赤十分重视镇江这座军镇,派遣女婿佟养真为守备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