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
人力最不值钱了。
治所还派遣农业专员去教他们如何沤肥,如何防治虫灾。
升级了各种各样的耕种设备,收割设备,都是无偿借用的。
有条件的可以购买,也都是保住成本。
他们或许没什么文化,但他们知道谁是真心实意对他们好。
所以,对治所下达的收购命令,他们毫无条件的听从。
以五口之家,十五石粮来说,也就是一千五百斤米,一天三顿,敞开了吃,都足够他们吃一年多。
而治所放出去的米也就是五文一斤的价格,运输,保存,这都是需要成本的。
保的是百姓的利益,这都是治所在承担压力。
这笔账,百姓早就算的明明白白的了。
“礼事科这个季度也不错,五万两奖励。”
“工事科的弟兄最辛苦,八万两银子奖励。”
平时严厉,发钱时候是真的快乐。
能跟着赵正这样大方的主公,真是他们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要知道,明州的钱,购买力是很高的。
其他地方物价飞涨,银子都不值钱了。
但是来到明州,一两银子,足够让一家五口衣食无忧生活一两个月。
但是明州的房价是真的贵。
一套三分小院,就要三百两银子,还不带砍价的。
一分地一百两银子。
越靠近治所就越贵。
最高一分地,达到了四百两银子。
所以赵正准备修建房子,做一做房地产开发商。
别的不说,怎么着也要把修皇宫的银子赚回来才行。
这是个良性循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种国家级别的大工程,不知要肥了多少人。
上辈子,很多人都吐槽说,衙门投标这贵那贵,一个运动器材都要二十多万。
觉得衙门钱好赚。
此时此刻,他成了掌权者,才明白,这其实是真正的给民间让利。
只要中间伸手的人少,这一条产业链上的人都是受益方。
等忙活完,赵正还设宴款待众人。
没办法,越是高位,越是要照顾下面人的感受。
毕竟要时时刻刻保障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形象。
等把众人灌醉后,赵正这才慢悠悠的朝着后院而去。
这一去,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