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暂且不论,只说,扶桑有探子在京城。
这不奇怪,你来我往地扛了那么多年,借着“倭寇”与“平寇”的名头,双方也不是没交过火,相互安插耳报,实属正常。
可这次是谈海疆,至少在面子上,是谈合作对付倭寇,谈互不侵扰。纪伊真绪却意图陷害朝廷大臣,这是借着和谈之名,实来挑拨离间,想趁虚而入的意思。
况且,关于贾敬逆案,追查原属荣府的商铺一事,不算绝密,却也不该是个刚过来的扶桑大名该知晓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刑部里头,竟有某些叛国的孽畜;抑或是,另有些手眼通天的他人与扶桑勾结,想要图谋不轨。
皇帝动了真怒,命人去鸿胪寺将纪伊真绪拖了出来,直接就给扔进了大牢。跟你客气当福气,那也就不必客气了;至于什么海疆,没诚意还谈个屁!
林睿回京之前便让水军那头时刻备战,不怕他打过来;不过还得等等,皇帝还没下令呢。
谁想到,扶桑又来人了,竟不是宣战的,而是来赔罪的。来的人身份也够贵重,竟是扶桑幕府的副将军,姓水户。
水户副将军带来了不少赔礼,还有德川将军的亲笔信,赔罪不说,还特意解释了一番“御三家”之制,家丑外扬地说明了纪伊真绪的狼子野心。
原来,分封出的幕府亲藩大名中,除水户为世代的副将军,纪伊和尾张家也较为特殊,如果德川宗家无后,可从这两家继嗣,承袭将军之位。
偏巧的是,德川将军年老,立为嗣的长子偏又身体羸弱,似乎撑不了几年,过继已成为必然,刚分封出去的纪伊真绪就动了歪脑筋,自请来谈判当然是为了立功,想要挑拨出战火,也是想要浑水摸鱼呢。
扶桑将军在信中恳切诚然,说纪伊真绪阴谋败露、任凭处置,又请皇帝万万不要轻信挑拨离间之事,陷两国于战火之中;当然,作为赔罪,在海疆和倭寇的问题之上,扶桑还可以稍微多让一些,扶桑立于岛国,靠海祈天,从不敢心生妄意,只希望莫起兵灾。
云朔对着德川将军这份情真意切的赔罪书,看得冷笑不止:“缩得真快。”不愧是在海里活惯了的,见势不好,立即缩头当王八。
云朔又问林睿:“你怎么看?”
林睿表态:“信里所言之事,有八成为真。”
御三家制度确实如此,扶桑少将军的身体状况倒不是很清楚,不过在诸大名之中,纪伊真绪确是比较能搅的一个,说野心、或者说异心,那是肯定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