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太子妃二三事之县主送手札(下)(第1页)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对的还是个青楼女子……这是想接进门的意思?

弄月不由眯起了眼睛,本朝明令驸马不可纳妾,县主的仪宾么……倒是没这么“不近人情”。可是,这也不代表仪宾可以领个青楼女子进门来膈应县主。

弄月单手托着腮帮子,听萧若繁从头说起。

其实没什么不寻常的,古板的老爹遇上诗情画意的儿子,总会碰撞出点事故。礼部尚书郁老爷子逼着儿子头悬梁锥刺股,郁城觉得枯燥无趣,再被狐朋狗友一忽悠,就寻进了秦楼楚馆“长见识”,就此遇上红颜一知己,生死两相许。

弄月想想,怀疑:“我可没听说过这茬。而且,今年考上的进士里头,郁城的风评相当不错。”

萧若繁摇头:“老尚书为人警醒,发现后便加以阻止;而且——”又咳嗽两声,继续道,“男子不若女子,这类风流韵事本是寻常,没什么可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

寻常?弄月依旧怀疑地瞅着他:“既然没传开,那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尚书的家丑会扬到你跟前来?

萧若繁再次“咳咳”:“有一次,郁城在琼芳楼买醉……是我把他背回去的。”

——也就是说,你也去过那所谓的“琼芳楼”。

弄月送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直萧若繁叹“无妄之灾”。

叹完了,萧若繁又继续道:“恰好就是这几天,琼芳楼那位花魁闭门谢客;我仔细打探了一番,她已经凑够了赎身的银钱,正准备从良……据楼里人说,她的良人,正是郁城。”

这倒有点意思。要知道异姓王府可都是有那么点儿私兵的,这郁城还真不怕南安太妃带人杀上门把刀架他脖子上?

“闹出这些个流言蜚语,黎樱已经名节有损,在他看来,或许不仅非他不嫁,而且就算他弄个娼|妓回来当小老婆,南安王府也只能咬碎牙齿活血吞。”弄月点了点下巴,慢吞吞说着,“又能抓着个嫁妆丰厚的县主,又能将红颜知己接到身边……如果这是郁城的算盘,倒也说得通。”

萧若繁点头,却见她家小公主忽然拍案而起,对他狠狠刮着眼刀子:“你真觉得说得通?就为了这点破事儿去污蔑县主,那个郁城脑子有病?就算议婚的时候南安太妃实话实说过黎樱受过伤,将这些宣扬出去,对他郁城有什么好处?让全京城议论逃有没有戴了绿帽子?”

萧若繁不由叹息:“我也不愿这般想。可是,琼芳楼那位花魁还有另几位‘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