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细细梳妆打扮之后的黛玉坐上了宫里来接人的马车,伴着清秋的寒霜,向皇宫走去。
皇宫是红墙绿瓦,金龙银鳞,沉淀着穿越风雨屹立不倒的智慧与冷漠。远远望去,高高的皇城大门威严不已,因为天色尚早,路上一片寂静,沿途之中只有车轮的吱吱呀呀之声。
黛玉从马车的小车窗中小心地探出一双带些些许惊恐和紧张的眸子,看着在最富丽堂皇的宫廷之下的威武的侍卫、肃静的宫女,不由想到前世做菊花诗时,探春的那句“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用来形容此时的皇宫,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宫里,太后闭门礼佛,皇太贵妃就算只手遮天,也毕竟受不起正妻之礼;往下一辈,中宫空悬,周贵妃总理六宫事,可她也只不过是个正二品的贵妃。在这莫名又必然的微妙平衡之中,后宫空虚而寂静,连每日清晨的例行请安都消弭了。
皇宫很大,进了宫门,从马车换成轿子;进了内宫,又换了另外一顶锦绣小轿,一路要向侍卫们出示令牌,要像大宫女大太监示意,比贾府还要繁琐百倍,待到凤华宫时,已经是辰时二刻了。
黛玉被两个太监从轿子中接下,小声谢过了接她的几位大宫女大太监,而后低着头,收敛眼神,默默立在宫外,静静等待贵妃的召见。
周家与林家是政敌,黛玉早已做好了吃下马威的准备,今日特地穿了厚实的羊毛小袄、鹿皮小靴进宫,里面还衬着密密的绒衣,幸好她本身极瘦,穿成这般模样,行动起来,竟然还是弱风扶柳、颇显风流。
但出乎黛玉意料的是,周贵妃并未有意让她在秋风中罚站,四品太监进去没一会儿就出来了,说是奉贵妃娘娘旨意,请林姑娘进去。
黛玉再次小声谢了公公,暗地里轻轻掐了掐自己娇嫩的手心,强迫自己放松些,不要紧张。
贵妃的内殿自是富丽堂皇,不用多说,而端坐在正堂之上的周贵妃看起来也是美艳不可方物,一身的亮金艳紫,画着妖娆的妆容,不苟言笑,但冷艳逼人。可以说,比起当初的元春,眼前这个女人更高贵、更雍容,更当得起“贵妃”二字。
不知怎么的,黛玉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周贵妃是个高贵的冷艳美人,弄月是个骄傲任性的小公主,这两个不是亲母女的人在一起……相处得会融洽吗?
黛玉按着规矩行了礼,周贵妃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抬起头,给本宫瞧瞧。”
“是……”黛玉慢慢抬起眼睛,努力将目光聚在周贵妃双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