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夏天(三)(第1页)

何有志和何有田双双通过了院试,自此功名加身,成为了南山县为数不多的秀才之一。

何有志更是创造了柳树镇的记录,他以第三名的好成绩通过院试,更厉害的是他入了学政的眼,经学政推举成为了柳树镇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贡生。

何为贡生?

贡生又成为监生,指的就是大齐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就读者。

国子监的生源有两种,何有志这种学问出众,由府州县学政推荐入学的为第一种,称为贡生;另一种就是荫生,所谓荫生指的是靠父祖辈的官位而取得入学资格的官家子弟。

按照惯例而言,贡生又被称作举人副榜,但凡被选中的学子后来考取了举人,并且,这样背景的举人只要考中了进士,几乎都会被授予官职。

何有志已经是站在青路之路的起点了!

相比而言,何有田的成绩就不太起眼了!他只是堪堪通过院试,取得了秀才的功名,成为了生员,有资格进入府学学习。但是,如果要参加接下来的乡试——也就是考举人功名的话,还必须再参加一次岁考,岁考的成绩分做六等,只有位列第一、二等才能参加乡试。

放榜后,何有志就被蒋学政请去赴宴了,何家租借的院子里只有何有田与何有礼。

何有礼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傻笑,坐在院子里就着花生米喝着小酒,嘴里断断续续地哼着小曲。这回何家算是发达了,说不准明年他们家就会出一名举人,然后是进士,最后他的小弟还会当大官……

屋内,何有田手里拿着书,脸色晦明莫辨,他与堂兄两人资质不相上下,甚至认真算起来的话,他可以自傲地说是他略胜一筹,若是他也有堂兄那般的人脉的话,他也能达到同等的成就!

太叔公自己虽然到死都只是个秀才,可是他交友广泛,其中不乏府、县中的读书人中的领头人物。比如这位推荐何有志的蒋学政,便是太叔公老友的长子,推荐别人也是推荐,何不干脆推荐与自家有香火情的学子呢?

原本以何有田的名次是只能进县学的,也是托了这位蒋学政的光,被他推荐越级进了府学。

何有田第一次后悔自己杀了太叔公,如果,当时他多忍忍,哪怕是花上几年时间,负荆请罪也好,小意奉承也好,只要劝得太叔公回心转意,他的路也能走得如同何有志一般轻松!

可惜啊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良久,他放下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秀才老爷了,他才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