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伟率人大摇大摆的进入孝义县后,在县城的迎宾客 间跨院,才知道,这孝义县朝廷的律法都抵不上现任代知县的刘荣的父亲刘老太爷一句话,前任知县就是因为在任上不断的想给刘家找麻烦,铲除这颗毒瘤,可未曾想出师未捷身先死,如今已经被革职待罪。
刘家并没有放过已经丢了官职的林知县,派人夜里放火烧了林知县的家,一家十三口全部葬身在大火之中,刘荣的给汾州的呈报是畏罪自杀,引火自焚。
如果是一个任上的知县无缘无故的葬身火海,那朝廷自是要派人查明原因,但一个被革职的县官,那他的死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刘家打点的好,上下都连着关系网,走了一个过场,就被认定为过失失火,案子便匆匆了结。
孝义县的百姓对这位革职知县是讳莫如深,都不愿对这样一个人的过去进行深谈。
颜佩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那被关在巡检牢房中“朵尔”的身份来历,好为接下来的行动谋划。
先遣小分队已经将部分消息送到,颜佩伟召集小队研究了大半天,不得要领,只是知道了一点,这个名叫“朵尔”的人是一名车夫,车上载着一对老父亲,好像是从关外来的,只是不知怎么的,被官府从他的那辆骡车的车下搜到一把刀,就被当作乱民被抓了起来,还被诬陷为乱民的首领,下了大狱。
案子从表面上看是典型的地方官无能,诬陷良民,草菅人命,但那朵尔身上毕竟是带着刀。他一个车把式,又不是走江湖的,带把刀在身边干什么,还藏在车底下,要说不令人生疑,那也是不可能的。
再着传过来的消息说,这三人地口音似乎都是关外的,这里的县官居然无视这么大的破绽,进而将其诬陷为乱民之首,这样只手遮天。说明这孝义县已经不能算是朝廷的王法之地,到是成了这里的士绅刘家父子的自家后院了。
这样的贪官、恶官如果不铲除,孝义县的百姓就永无出头之日,先前这里的林知县怕就是触怒了刘家地利益,才落得如此下场,虽然颜佩伟不知道这位林知县是不是一个好官,但起码他没有跟本地的恶势力同流合污,最后全家都被害死,这就值得尊敬了。
一连三天,颜佩伟只是让寅小队上街打听本地的风土民情。再就是有没有兑现的酒楼、店铺什么的,当真的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到孝义县来投资的富贾商人了。
孝义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突然来了一位财大气粗的阔商。自然是瞒不过这刘家遍布全县城的眼线,代知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