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衮一行十八人加上后面尾随的图赖,一路出了顺天 进入永平府,不日达到 县, 县县城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又是北上通关外的主官道贯穿之地,端得的异常繁华,越是往北,越是能见到南来北往的行商,江南的丝绸商人,关东的参客、皮货商,得益于朝廷与金人签订了这锦州条约,双方霸占,大开边境互市,这北方苦寒之地这才有了些许人气,也显得兴旺热闹起来。
最近朝廷出台了对制式冷兵器携带出行的规定,并对兵器的长短、重量以及外形都有了严格的限定,外出若是要携带兵器防身,须到官府申请持兵证,若是没有持兵证,那就是非法藏械,不但搜出来的兵器没收,还要被罚三个月的苦工,要是犯了事,那就等着朝廷律法的制裁 了,当然,奇门怪刃和自制的兵器以及兵器买卖都是要等级的,没有朝廷的许可是不须携带和出售的,平日国内搜检并不是很严格,看一眼,使点钱就过去了,可山海关不同,虽说关外还有朝廷一片土地,锦州、大凌河以及宁远等几个城市还是在朝廷的手里,但一座长城隔着关内、关外,山海关对兵器检查尤为严格,将兵器带到关外和从关外带兵器进入关内,那可得有山海关守关司令部签发的特别持兵证才行,否则要进去要出去也行,把兵器留下寄存,等返回的时候再取回就是。
这一兵器管制规定出台不要紧,到是催生出一个新兴的行业,那就是寄存业务,一些习惯兵器不离身的人,可又没有办法通过关卡的检 查。于是有些人就委托一些有能力的人通过货物夹带或者手眼通关地人将兵器带进带出,当然他们要付出相当一笔代价,这些只是特殊的人,而绝大部分是没有这种关系的,只能老老实实的卸下自己的兵器,但他们又都不放心将兵器交给关上暂时保管,于是就找上一些有能力的店 铺,比如当铺之类的,花些钱银,将兵器寄存。然后等自己回来再取 回,端是无本的买卖,这些年关外不平静,虽不说盗匪横行,但到哪儿也不太平,买个兵器防身那也是应该的,朝廷出台这个兵器管制政策其实并不是特别针对国内,而是针对国外,尤其是后金,由于新的炼钢技术问世。大明在兵器铸造上已经远高于周边国家,为了不使得优良地兵器流入到敌对国家,因此在兵器管制上极其严格,这也是应该的。而这个时空又不似三百年后,随便往街上一走,就能看见几个带刀拿剑的,因此为了管制这些江湖人。对兵器进行管制这的确是一招妙棋,还真好打在这些人的软肋之上。
大明出台这么一个兵器管制制度,首先遭殃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