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第七章:除夕晚宴(二)(第1页)

去的一年也是大明朝有史以来学术界争论最激烈的一 派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各大报纸、刊物成了这些牛人们战火燃烧的战场,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杂家甚至讲究清静无为的道家和因果轮回的佛家也掺和进来了,大家对朝廷新政各抒己见,欢迎的 有,责骂的也有,无声的硝烟弥漫着整个大明的学术界,加上前一阵子朱影龙对各地方反对新政的士族和清流来了一次大清洗,颇有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气势,一时间更是天下舆论哗然,延续了千余年立于朝堂之上,被历代王朝君王奉为治国之大道的儒家思想遭到了最为巨大的打击。

其实历代统治者对儒家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儒家的一些东西能帮助他们顺化万民,让百姓心甘情愿的替自己卖命,成就自己万万人之上的无上帝王之权威,但是儒家最讲究的是仁恕孝道,偏偏这些奉为圭隶的儒家学者却是最会数典忘祖之辈,千百年来,儒家根本就是一根墙头 草,哪头强就倒向哪头,甚至不惜帮助外族祸害本族百姓!

朱影龙本来就对儒家没有多少好感,尤其是明清这个剧烈的转型 期,若不是那么多没有骨气的儒家文人卖身投靠后金,就算后金能打下整个大明,也未必能治理的好这天下,最多又是一个蒙元,最后还是灰溜溜的回到那白山黑水中过自己的日子,抑或者灰飞烟灭。

但是对于这种学术争论,朱影龙采取的是打压腐儒清流一派,大力扶持其他学术的做法,但牢牢掌控着舆论走向,对朝廷新政提出批评 的。大力欢迎,毕竟一项新政策法律出台,是要接受绝大多数人检验 的,才能定型,但是如果是诽谤和无理指责地,一律予以打压,擅自刊登这种言论的报纸和期刊的一律封杀,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对宗教信仰这一块,朱影龙也给与了足够的重视,本来明朝就有一套对完善的宗教人士管理的制度。朝廷僧录寺就是管着天下道士、僧侣的最高机关,现在还监管着海外这些洋和尚传教士,对于这些洋教士,朱影龙也是非常的警惕,这些传教士并不是什么善类,尤其是许多都是宗教狂热之士,按理说,朱影龙不应该排斥这些信仰上帝的洋和尚,毕竟他生活的后世是个宗教信仰自由地时代,不过如果这些洋和尚正的是像《圣经》说的那样来帮助世人的。倒也就算了,但是这些人却对世俗的政权极其狂热,因此来大明的传教士,基本上需要经过“政审”这一关。得到僧录寺的准许传教的文书,才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区进行传教,并且不得作奸犯科,一经大明朝廷发现。将接受大明律法的制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