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第一章:皇太极称帝(三)(第1页)

聪十年,丙子,明崇祯九年,三月初六,后金皇太极 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分任职掌。

内国史院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凡皇帝用兵行政事 宜,编纂史书,撰拟郊天告庙祝文,及升殿宣读庆贺表文,纂修历代祖宗实录,撰拟圹志文,编纂一切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官员升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所办事宜,可入史册者,选择记载。一应邻国远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

内秘书院撰拟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及辩冤词状,皇帝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各官文。

内弘文院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御前,侍讲皇子,并教亲王,颁行制度。

内三院设大学士、学士,分别由满、汉官员担任。这是清代设大学士之始。清承明制,不设宰相,大学士参与议商军国之大政。内三院是“参汉酌金”,即参酌明朝翰林院和内阁的体制,并加以变通而建立的。

范文程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而希福则任内国史院大学士,还有一个刚林任内弘文院大学士。

四月,皇太极宣布即皇帝位,称“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为大 清,改元为崇德元年。于盛京建 丘、方泽,祭告天地,建太庙奉祖。

授白玉“大清受命之宝”祭告天地大典。十一日。黎明,皇太极率诸贝勒及满洲、蒙古、汉官,出德盛门,至天坛下马,由满、汉两名导引官引领至坛前,向上帝神位立,上香,率诸大臣行三跪九叩头礼,献帛。奉酒。然后,皇太极率诸大臣跪,读祝官捧祝文至坛上,北向跪。读祝文,其文曰:“维丙子年四月十一日,满洲国皇帝臣皇太极敢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神曰:勉徇群情,践天子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追尊始祖为泽王,高祖为庆王,曾祖为昌王。祖为福 王。皇考努尔哈赤 为“武”,庙号太祖,陵名为福陵。追封各功臣爵位。并配享太庙.

举行尊号大典。大典在天坛之东设坛举行。皇太极由中阶升坛。御金椅。诸贝勒大臣按左右序列站毕,开始奏乐。众行两遍三跪九叩头礼。

左班和硕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科尔沁贝勒土谢图济农巴达礼,和硕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和硕贝勒豪格,右班和硕贝勒岳讬、、贝勒杜度、都元帅毛文龙,分别捧宝,按顺序跪献。皇太极受宝,交给内院官,放置在宝盒内。同时,进仪仗列于皇太极左右,众再行两次三跪九叩头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