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月楼”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苏州虎丘半塘野芳浜口,为盛苹州太守所筑,距今差不多一百年了。戏曲家张凤翼赠诗“得月楼”云:“七里长堤列画屏,楼台隐约柳条青,山公入座参差见,水调行歌断续听,隔岸飞花游骑拥,到门沽酒客船停,我来常作山公醉,一卧垆头未肯醒”。
野芳浜,俗称冶坊浜,位于半塘桥和普济桥之间,同虎丘隔河相望,山水交融,景色优美,从张凤翼的诗中,便可以想象早在一百多年前,得月楼就已经盛极一时,蜚声吴中了。
依照朱影龙后世的经验,这会儿马上就到吃午饭的时候,正是酒楼最繁忙的时候后,尤其是这种有了上百年的饮食名店,到时候必定是宾客如云,去晚了自然是没有好位置了。
得月楼是一座三层的楼台,楼座如鹤立,飞檐似凤凰展翅。整个建筑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一步一景、疏中有密,堪称苏州建筑上的精品,由于得月楼的品味高古,一向是文人骚客,公卿商贾们聚集的地方,一到中午,便是热闹非凡。
朱影龙喜欢清净,尤其是吃饭的时候不喜欢喧闹,因此便选了三楼一间雅间,由于随行人比较多,大家又不愿意分开吃饭,于是就跟店家商议一下,挑选了楼上最大的一间房,多置办了一桌,这才聚集到一起坐了下来。
李香君和杨怜影都在苏州生活过,虽然一别六年,苏州城变化颇大,不过有些东西是不会变化的,于是这点菜的职权便交给了她二人,这得月楼以前虽说不是她们的常客,倒也吃过不少回。如今回到苏州更是勾引起她们的一丝丝回忆。
松鼠桂鱼、清汤鱼翅、响油鳝糊、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花集锦炖这些个都是苏州有名的地方特色菜肴,二女知道朱影龙的嘴刁,自然是点最好地、最有特色的菜了。
菜是点好了,可要等到吃上,还得等上一等。
“香儿,你们离开苏州城也有六年了,这一次回来,咱们多待上几天。反正也不着急,你们啦陪着咱把这苏州城里里外外都走个遍,咋样?”朱影龙微笑的朝李香君道。
李香君感觉到朱影龙话中的体贴之意,含笑道:“香儿一切听从少爷吩咐。”
“算了,还是不要叫少爷了,我听着怪别扭的,还是叫老爷好了,老爷好听。”朱影龙一直终于忍不住纠正道,这一路上总觉得有些不舒适的地方。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都三十的人了,还被人称呼“少爷”实在是有些不合适了。
“是。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