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辽东经略(第1页)

冯伯灵又失望了。

在苏翎与赵毅成的脸上,冯伯灵没有看到预期的反应,二人的眼神明白无误地透着“怀疑”二字。就连一直客客气气还念着旧情的苏翎,这时也没给冯伯灵半点面子,那神色似乎在说:怎么可能?

这新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辽东经略,其中任何一个官职都足以让冯伯灵这个千总站得远远的遥望。再则,这大明朝武职与文官之间,早就不能用品级等同。就算同品级的俸禄拿得差不多,这武官也不能与文官相提并论,何况冯伯灵这个不入流的千总,真要见面,冯伯灵真还只有一旁站队的份儿,那还轮得到说话?适才所说,六月二十二日才任命新任辽东经略,这个消息苏翎等人尚未得报,但这一个多月并未传来熊廷弼到任的消息,可见人尚未入辽,怎么冯伯灵倒先得了差事?

这些疑问大约冯伯灵也约略猜到了,不待苏翎、赵毅成询问,便主动给予解释。

“开原失陷的消息是六月二十一日传至京城,六月二十二日皇上便下旨锁拿杨镐,任命熊廷弼熊大人经略辽东。熊大人因京城事务未妥,是以先派人由天津搭乘运往辽东的粮船抵达旅顺口,再到镇江堡寻到我这里。”冯伯灵说的十分精确,倒是不能不信。但,这却不能完全释疑。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辽东经略熊廷弼为何要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海防千总?兵部衙门里未必会在如山的案卷中寻得到一个叫冯伯灵的人。

不过,很快冯伯灵便有了说法。

“那是万历三十六年的时候,熊大人任巡按御史,奉命巡按辽东,我那时还是个管队旗甲,奉命随熊大人巡视辽东各地。”

“三十六年?”苏翎问了句。不过那时苏翎还未至辽东,这情形便不知道了。

“对,熊大人是万历三十九年离开辽东的,那时你才来。”冯伯灵说道。

苏翎与赵毅成未在插言,静听冯伯灵说下去。

“我记得好像熊大人是为李成梁迁移宽甸百姓一事来地辽东。”冯伯灵对此事不太清楚。“熊大人在辽东各地巡视时。我一直带队随同。记得有一次下着大雪。我们就在山里宿营。还与熊大人一起烤了只兔子。好像那晚熊大人还作了首诗。我想想......”

这冯伯灵绞尽脑汁地回忆着。试图抓住他根本就不太明白地诗句。这未免让苏翎与赵毅成有些好笑。武官去谈什么诗词。那都是文官地做派。苏翎往日露出那么一两句。就引得众人诧异。更别说这五大三粗地冯伯灵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