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能不说。从这件事情上充分可以看出。宋迎春思想观一旧。在他看来,面对舆论的质疑和关注,只要他再次免了朱胜科的职务。就算是放低了权力姿态,向“舆论”示弱让步了。而对于权力的如此主动和善意,舆论会“感激莫名”很快消停下去。
所以,他不顾安在涛的强烈反对,强行将朱胜科再次免职。他本来以为,这事儿因此就彻底结束了。但舆论和媒体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竟然,竟然没完没了了?咋做都不满意?
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公共社会的监督热情和民主权利意识已经有了一个翻天覆的的变化。较真的人、喜欢给干部和政府挑刺、甚至是“无事生非”的人越来越多,而作为媒体来说,自然是要响应社会的需求。
所以,宋迎春走了这么一招臭棋。这招臭棋,让他非常被动和狼狈。早上一上班,宋迎春呆呆地坐在宽大舒适的老板椅上,紧紧地盯着桌上那份《东山日报》,面色阴沉得能掐出水来。
教啊,沉痛的教!
宋迎春心里把刊登报道的媒体骂了个遍,却又无可奈何。直到现在。他才霍然明白,跨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以前可以利用威权封锁舆论,但现在几乎是不可能了。
不要说很难封锁,而就算是封锁住了,一个不小心曝光,就会成为舆论攻击的众矢之的。
《东山日报》是省委机关报。是全东山省最大的党报媒体,很强势能量很大。很显然,省委党报的社论文章不是随随便便表的。既然《东山日报》表了批评“房山市朱胜科事件”的严肃批评性文件,这起码表明,这篇稿子得到省委领导的认可。
如果没有省委领导的点头和审核,这篇稿子也不出来。由此可见。这就不仅仅是一篇批评稿子的问题,而是省委领导对于宋迎春做法的不满问题。而宋迎春心里郁闷和惶恐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至于媒体上那些铺天盖地的关乎房山干部选拔任免体制的诟病和质疑。他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媒体算个鸟,舆论算个屁,真正影响到他的是省委领导。
突然,宋迎春办公室的门轻轻被敲响。
宋迎春却仍旧默然无语。
门又被敲响。宋迎春的秘他在里面,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姜坤也不愿意来打扰此刻情绪非常恶劣的大老板。
“郸进来!”宋迎春阴沉的声音传了出来,姜坤心里一颤,犹豫了一下,还是咬集推开了门。站在门口也没敢正视宋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