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四章 愁绪(第1页)

刘一民嘴里噙着烟,双手插在裤兜里,站在窗户前,静静地思索着。

现在的情况是,蒋介石正聚精会神关注着上高会战和东南沿海作战,根本就想不到正在和八路军厮杀的曰军,会把攻击矛头指向中条山。要不,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召到渝城去,更不会把担任中条山各部队火力支援任务的炮兵团调走。

如果曰军真的要进攻中条山,山西战场我军恐怕会很难支援。一个原因自然是蒋介石发动两次[***]**种下的苦果,总不能他刚刚打过八路军、新四军,八路军、新四军反手就去救他的中条山守军,他想的也太美了!另一个原因是山西八路军刚刚结束百团大战,虽然有山东主力大力配合,消灭了曰军第三十六师团和战车第一师团,迫使曰军减少了再山西大扫荡的兵力,但山西八路军在百团大战后期的反扫荡作战中伤亡仍然很大,弹药消耗也大,部队处于休整补充之中。第三个原因,就是曰军是精心布局,一旦发起攻击,势必急如奔雷,八路军就是想救也未必能救得了。

但是,现在和历史上不同,历史上陕甘宁边区要小的多,曰军攻占中条山,威胁潼关,着急的是驻守西安的胡宗南部,和陕甘宁边区有联系,但陕甘宁边区的危险姓相对较小,我留守陕甘宁部队只需要收好边区境内的河防就行。现在不同了,整个陕西都是八路军的大后方,曰军攻占中条山,直接威胁潼关,进而威胁八百里秦川,八路军想不支援中条山守军作战都不行。因为,我军不得不自保。

当然,还有一种考虑,那就是如果曰军攻破中条山,把卫立煌部撵过黄河,那整个华北地区就没有国民党的中央军了,对我军下一步发展绝对有好处。历史上,曰军结束中条山战役后很快就发现,八路军的敌后战打到了中条山区。而且,和国民党不同的是,他们无法撵走八路军。

几种可能都有,就看中央和总部以及蒋介石的军委会怎么决策了。

说实话,刘一民现在根本连蒋介石两口子的名字都不愿意提。本来,山东我军主力抗战以来与[***]恩怨较小,主要原因就是刘一民坚定不移地坚持团结抗战。可惜,蒋介石有自己的考虑,为了不让[***]得到美[***]援,也为了报复刘一民,宁可把倪华母女送到美国也不让回来和刘一民团聚。骨肉分离啊,可怜刘一民连他女儿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呢!刘一民能不恨蒋介石两口子么?

刘一民心里有数,抗战打到这个时候,国际局势发展到这个时候,曰军就算发动中条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