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男跟我同龄,名字还挺有意思的,叫沈洞白。
他自己说是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的洞白。我觉得这是强行附会解释,不过也没去跟他反驳这个。
这两句感觉知道的人不多,不过这首诗的后两句,可很受一些喜欢古文的小姑娘喜欢: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本来还以为他有这个名字,他的父母应该是比较文艺的知识分子。不过按他自己的介绍,他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出生在西北的一个穷旮旯里,低头是黄土,抬头是蓝天。没有水泥路,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地铁,进出村子唯一的交通工具是几辆破旧的小巴车,一天只有三班。
就我现在看来,确确实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包括连对易理玄学之类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是一窍不通。
他平常也不大信,也完全不感兴趣。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不同的地方,但其实真要深究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地方。
只不过沈洞白的经历,其独特的兴趣让我比较感兴趣而已。
他们的村子在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是没有村神的。
原有的一些小庙,供的小神都废弃了。而在九十年代时,他们村里出了一些邪性事,家家户户都受到了影响。
他村里的一些长辈们,曾经因此出去找过四里八乡的高人,但都遭到了回绝。他们那一个乡有五个高人,都直接把沈洞白的这些长辈拒之门外,连钱也不收。
后来这村里路过了一个游方道士,告诉村子里这个邪性事情的解决办法,说只镇得住一时,镇不了多久。想长久的镇起来,就得立庙,翻起村子里祖上有过功德的人物,以及一些神话传说,请神仙下凡保村子平安。
他们村子里主信的是一个叫沈神君的神仙,是什么将军来着。确定了信仰,村子里自然少不了香头,还是这游方道士帮忙给他们立的法坛。
而村里香头的练功起坛的地方,就是在沈洞白家里。
虽然有那个游方道士帮忙,但他们这仍然属于无师自通的范畴,不如民间道派师傅传法便捷,起坛沟通神仙下凡,困难很大,修炼的时间也长得多。而且他们这类,咒诀之类也是由起坛成功后感应到神仙,再由神仙传下来咒语,才是能念之有效的。
等第一批香头修炼成功,神仙降临坛场之后,沈洞白也出生了。
他父母就常说他是听着佛音出生的,有仙缘。但话是那么说,除了村里的一些祭祀活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