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杨源懋找到石言,想半天才说:朝臣,有事和你商量,就是你考虑没有考虑我们河南民军的出路问题?
石言说:校长,有什么事和我商量?你吩咐就是了。你还怕我不听,我石言在学校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同学,至于河南民军的出路,我考虑是我考虑,但那只能是我的考虑,我听说让解散各自回家,说是陕西养不活我们,不过,校长,你知道河南民军是土匪和民团的结合体,是洛阳起义失败后,参加张钫都督东征的结果,匪气十足,挥之而去的,一盘散沙,收之而聚成一个拳头,严加管束,可以造福地方,不然只能是危害地方,你是河南议长,陕西不要,你是不是给河南张都督说说,编归河南,围剿土匪,以夷治夷,以匪治匪。
杨校长激动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都想到一块了,陕西张都督,张师长和我都是这个意思,老乡张师长他已经北上求见大总统恩准此事,我的任务就是说服你出任新成立的镇嵩军统领,这是我的意思,也是张师长的意思,我们考虑王天纵走后,你在部队的威望比较高,你来领这个头,我们放心。
听到这,石言面有难色,道:校长,我不能做这个头,部队里,有老师在,那里有做学生份?部队里能人有的是,那里显我石言?你说什么我都不能做这个头,校长,说实话,我正准备回家教书,隐居乡里呢,一来革命已经成功,民国已经建立,清政府已被推翻,已经无事可做,二来,我这人有个毛病,喜欢说古论今,谈天说地,不喜欢文牍书信,觉得那是累赘,罪过,三来,也是最重要的,我在河南陕西的名气都不行,影响镇嵩军往大处的发展,所以说请你和张师长饶过我,放我归山。
杨校长急了,说:你不为帅,谁为帅,你总不能看着成立的部队没人率领?你知道军中不可一日无主?
石言胸有成竹地说:要我说,我推荐我的老师刘镇华。为帅之道有名,我老师他有名,他是最早的河南同盟会员,他曾以视学的身份视察河南西部,在河南西部有影响,在河南教育界也有影响;为帅之道有能,我老师他有能,洛阳起义主要是他组织的,东征军东援是亲自他说服的,杨山兄弟合力东征,是他竭力说合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出使山西,说服陈树藩南下求援,你知道,张都督是七请陈树藩,他都不买帐,他人身小而脚大,腿短而膀宽,内心里却是倔强和不服气,他军中是有名的"强项",可他到我老师那里就不行了,我老师一路顺风,马到成功,三寸不烂舌一动,陈树藩只得就范,还有就是他是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