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以毒攻毒,组建镇嵩军(2)(第1页)

2,

张钫打马扬鞭到了潼关。

远望潼关古楼,张钫他有更多的感慨,更多的回忆,更多挥之不去的情怀。

潼关自古乃东西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关口,自己来去的回数也不少,但都是以一个普通过客的身份,进进出出,东征期间,就不一样了,他是以部队统帅的身份,率领东征军和清军赵绸部争夺潼关,你来我往,激烈交锋,三夺三失,死伤多少英雄的战士,最后南北议和,还是赵绸秉承袁世凯的意图,打退东征军,双方把手言欢,赵绸让出潼关,潼关回到陕军手里。

赵绸东去了,张钫西去了,他们都离开潼关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

摸去激动的泪水,张钫打马进了潼关总司令部,见到了早已经等候在那里的河南参议长杨源懋。

杨源懋西进和张钫一起东征河南,任参议,.南北议和,东征结束,回开封,被选为国会河南临时参议长,他是专程来商议河南民军的事情的。

寒暄过后,杨校长问:张师长,河南民军的事,你多操心了,不知道张都督他什么意见?你在,是他们的缘分,是他们的福分,你说吧,有什么打算?

张钫说:他们都是我的老乡,是我出生入死的战友,不安排好他们的事,我心不安啊,我们的意思,把他们编归河南,回河南围剿土匪,保家安民。

杨校长说:主意是好主意,但不知道大总统和张督都可批准?尤其是河南张都督,因为这涉及军费开支问题,不知道都督可愿意出这笔钱?

张钫坚定地说:这就需要你我做工作了,你是河南参议长,河南的工作你做,我是陕西都督的全权代表,总统的工作,我做,我相信,经过你我的共同努力,河南民军一事会得到妥善处理,完善解决的。

杨校长说:有你这句话,我也有信心了,但愿天随人愿,马到成功,不过我有个问题,失败就不说了,要是成功,何以为名呢?何人为帅呢?

张钫想想说:我一路也想了,说来,你听听,不妥的话,再修改,我们河南民军来自嵩山山区,又准备回嵩山山区围剿土匪,我看叫她镇嵩军,威镇河洛大地,威镇中岳嵩山,我想张都督知道,也会高兴的,也算用他一个字,取他的彩头;帅吗,我看石言比较合适,你知道,河南民军中,杨山弟兄居多,王天纵走了,他们都唯他马头是瞻,他有号召力。

杨校长仔细品位道:镇嵩军实际,大气,响亮,石言谋略过人,文才飞扬,我想他们会有所作为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