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柴云升杀掉自己的二头领——李永魁。
李永魁,嵩县人,早年丧父,和母亲,弟弟三人要饭度日,长大后,和黄告山,阎世清拉杆造反,后来和柴云升,武世清结拜,势力膨胀,壮大,人称李大帅,成为柴云升二头领。
柴云升东去,李永魁没有随去,而是带人攻打县城,县城没有打开,自己却损失惨重,回到自己的营盘德亭,听说有个媳妇长的有些姿色,就有意娶为小妾,媳妇不愿回到娘家,他派人去威胁,说要杀人家全家,媳妇无奈,只好屈从,三头领武世清看不惯,东去投奔柴云升。
柴云升西归住嵩县剿匪,李永魁只好抛弃德亭,四处流窜,虚以周旋,那知道一仗打下来,就成了孤家寡人,穷途末路,他藏到桥头他岳父家的红薯窖里。
武世清驻防桥头,昭告乡邻:窝藏李永魁,被查处,死罪论处;抓获或告发李永魁,必有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告发李永魁的住处。
武世清亲自带人将李永魁抓获,并斩首示众。
其他人知道惹不起,都在黄告山的带领下远走宝丰找白郎逃命去了。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又是一年。
过罢年,刘镇华带人巡视到宜阳韩城——憨子的驻地——
6,
刘镇华进门就喊:憨子,憨子呢?
憨子急忙迎出,请刘镇华坐下,纠正道:统领,我不叫憨子,我有了新的名字,名玉琨,字洽卿,是冉参议给我起的名字,说什么都是一支部队的长官,叫憨子,不雅,不响亮。
刘镇华高兴地说:好,有了新的名字,就的有新的开端,新年伊始,围剿的事可有新的进展?
憨子神秘地说:有,不但有,我还发现了人才,你猜是谁?
刘镇华疑惑地问:谁?我怎么知道是谁?你被卖关子,你说。
憨子眼睛一亮说:梅发魁。
刘镇华说:哦,是他,我当是谁呢?你是说雪圆呀,永宁人,曾任民团长,是你们一营的连长,你说说,他如何是个人才。
憨子说:我说不好,还是军师说吧。
军师就是参议,但憨子说习惯了,老是改不了嘴。
冉祥徵会意,告诉刘镇华来龙去脉。
柳泉村有个民团团总,叫丁八,在憨子落魄时,欺负过憨子,如今憨子出头了,就老想报仇,但丁八的哥哥在北京做议员,他还怕招徕麻烦,怕人家告他,快过年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