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藩道:你说得容易,我们先顾眼前吧,眼前这道关,要是过不了,那才后悔不及呢?
吴仓州道:行,听你的,先顾眼前。
陈树藩道:你打电报给北京落实刘镇华就任陕西省长一事,越快越好。
——是。
吴古岳遵命,答应而去。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刘镇华终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陕西省主席——
2,
刘镇华通过国会议员胡汝鳞和王敬芳等人打通了田文烈的关节。
云南起义,反对袁世凯,河南议员胡汝鳞和王敬方回到河南和田文烈密谋,田文烈首先通电起义,宣布独立,因而袁世凯死后,田文烈升任北京政府内务总长。
田文烈曾任河南省巡按,没有少得到刘镇华的好处,因而对刘镇华的事当然努力有加。
一切都在努力之中,一切都在等待之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镇华得报说在家养病的赵长荣听说张钫在陕西就任靖国进司令,有东山再起的迹象,他二话没说,即可命令憨子带人去解决赵长荣。
憨子前脚走,张治公后脚就到了。
张治公说孙殿英把部队带走了。
孙*子私自离开部队,带人往回赶,因为他接到豫西镇守使丁香玲的密信,要到离开刘镇华, 接替刘镇华的角色,盘踞洛阳山区,称王称霸。
赵绸就任河南督军,对土著的镇嵩军也不敢怎么的。
陕西内乱,赵绸驱虎下山,还想雁过拔毛,就派丁香玲出面,写信给孙*子,引诱他离开刘镇华,削弱镇嵩军的力量。
孙*子考虑再三决定部队趁夜色掩护离开镇嵩军。
大战在即,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猎人的眼睛,何况是一个营的部队的行动。
张治公得报,请示刘镇华后。
刘镇华即可命令张治公带人追赶,人不回来,部队必须带回。
张治公尾随而去,到陕州赶上。
这时天已经亮了,日出东方。
张治公赶到前面,拦住孙*子的去路。
双方战士如临大敌,剑拔弩张。
张治公质问孙*子。
孙*子如实相告。
张治公说:事是好事,但是不是真心,我可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只想告诉你,刘统领说了,魁元的事,不是我们的事,那是他自己的事,由他自己做主,但有一条,大战在即,用人之际,养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