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关的边境关,总是流传着一句话:我为边关献青春,献完青春献子孙。因为边境海关地处各种落后的边境地区,同等地区的执法力量是边防警察(武警序列),守备力量是边防部队,这两类单位的干部都可以转业退役,然后回到原籍或者部队常驻地(如南宁、佛山等)工作,他们将青春献给边关后还有一条退路。但是海关是央直公务员,需要一直在这个地方,也只能在这里结婚生子,孩子也只能在这里接受教育,然后一生成为边境人。
内网论坛曾经有人问:自己在内蒙边境,距离最近的城市 300 多公里,孩子教育问题如何解决。总署的答复是:未来会好起来,困难请克服。这就是为了边关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典型。
21 世纪之前,边境海关大部分是转业军官,因为 1989 年中越正式停战之后,有很多边境守备的部队干部需要安置,同时曾经的军事素养对于整治边境混乱的状况,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越边境充满了各种枪支弹药,未排掉的地雷,未爆炸的炸弹,这部分人肯定有其比较大的价值。这些人后来成了海关调查局和缉私局的中坚力量,经历过战争的人,待人接物没有这么多讲究,比较豪爽,也能为大家的福利着想,对外也比较强势。像之前在垌中的陶科,轮战队的李队长都是这种人,相处起来都十分愉快,战士们也十分喜欢他们。
我们的工勤人员也有一些退伍的人,也深受我们与战士喜欢,老高就是其中的缩影。
昨天喝酒,老高喝多了点,又给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让我觉得很悲伤的故事。
老高是我们的厨师,从 06 年开始就在我们这里做饭,至今已经有 8 年了,他除了做厨师,还帮助养鸡养鸭养猪养鸽子养各种动物,管各种后勤工作,几乎从来没有请过假,尽职尽责。在来海关做饭之前,老高在家里种地,然后开个很小的餐馆,他就住在这个餐馆里,基本上就是市场边上的两间房子,木板门一遮挡,就是家了,家里几乎什么家具都没有,只有已经很烂的床。
老高和我父亲一样的年龄,却和我关系挺好的,他经常叫我去喝酒,开始我一般不敢和他去喝酒,所以只有很多人一起的时候,我才和他喝酒。
我们知道老高上过中学,对于他这个年龄来说,在山里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知道老高当过兵,和越南打过仗,但是其他都没知道了。
老高说,他刚结婚的时候,中国和越南还在战争状态,虽然不打仗了,但是双方都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