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九个详细推断,谁大概率是杀人凶手?(第1页)

1996 年 1 月 10 日,南京一名女大学生刁爱青在校园附近消失了。九天后,她的遗体碎片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加热至熟,并切割成 2000 块碎片。

这个案件的残忍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可惜时至今日,我们只有 DNA 和一枚指纹,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网上对此案的分析有黑弥撒、女同性恋情杀、小肠移植的阴谋论等多种罔顾事实的揣测。我连续翻阅了三个月关于此案的各种资料,最终分析出了这名犯罪分子的画像:一个自律又沉默的寡居中年男人,经历了文革,依然保有与工薪阶层不符的涵养与风度……

B 、刁爱青交往已婚人士遭灭口

这个已婚人士有很多版本,有说书店老板,有说军区干部,女军医的丈夫等等。在这些版本中,刁爱青通常被描绘为漂亮的女大学生,或文艺,或风流,或爱慕虚荣。刁爱青当小三纠缠男方,被男方灭口;或和男方热恋,遭正室及其家人报复性杀害。这个版本变体很多,有的基于「子宫缺失」一说,还加入死时怀有身孕,甚至多次流产的情节。

我的分析:

可信度为 0。

目前来看,此理论没有任何依据,只是凭空想象,而且是很低俗、恶毒的想象。

相信大家看过刁爱青的照片,以及读了刁爱青的性格,就会本能地不相信这个说法。

无论是她的室友还是高中闺蜜,都表示没听说她有(过)恋爱经历。刁爱青在失踪前几日参加高中闺蜜生日,也没表现出和中学时期的不同,依然话少,依然穿着她姐姐给她的那件棉外套。

刁爱青刚到南京三个多月,连室友和成教班同学都没处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