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无人看护」的问题,已是一个普遍且严峻的社会课题。
首先需要破除的一个片面观点是,独居老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发作所带来的死亡危险,还有情感上的孤寂与苦闷,缺乏「老有所爱」的感情需求。
又是值班夜,电话铃响。
会诊见到的是一个独居老人(圈下来,后面要考),身强力壮,邻居送来的。
病史是:阑尾炎术后 10 年,2 天未通气,下腹痛。
又是肠梗阻。
肠梗阻这个病我感觉难度应该排在胃肠外科第一位,其病因千奇百怪,预后更是千差万别。
举个例子,肠道其实更像是高速公路。而手术后的肠道,就像是出现塌方、事故的高速公路,极易拥堵。处理不及时可能瞬间拥堵上百公里,危及生命。而要对症,第一步,就是查明病因。
患者住下后,抽血、CT、灌肠、胃管,一气呵成。这年头没点速度哪管得了十几个病人。
灌肠后稍排了一点,腹痛减轻,患者的血气分析也正常,起码不是急诊。
病人情况缓解,我就去睡了。哪知刚上床,CT 室打电话,报危急值。
腹腔内异物,居然超过 10cm。一端在肠腔内,一端在腹腔。根据病史,患者就做过一次阑尾手术,肚子里留这么长一根管子。
这绝对是严重的医疗事故!
我查了一下,当年的主刀医生现在已经成为院长助理,我这个基层「搬砖」身份不好直接联系,就连夜汇报主任。
第二天一早,主任和那位前辈联系,也说得很诚恳:「这个异物肯定要取出来,但万一是引流管之类的,我们不好解释,建议转入那边治疗。」
谁知那位前辈听后很硬气,说:「你们开吧,我做的肯定没问题。」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我们小城市,虽说科研比不上大医院,但是临床水平这块真没什么欠缺,尤其是阑尾这种比较小型的手术,住院医也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问题是我们相信没用,CT 结果那么明显的摆在那里,如果真取出来个引流管,这怕要翻天。
追问病人,病人也说不清,只说肚子疼了有两三年了,这次最重。所以才来的医院。
组织了全院外科和影像科会诊,确定了异物位置,头端应该直抵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口,另一端位于乙状结肠肠腔内。
这就更解释不通了,引流管这东西,很少会刺激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