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迟到 18 年的亲子鉴定(第1页)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张身份证明并不是身份证,而应该是:出生证明。

生过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到来了,起好名字就得去办理出生证明,然后才能拿着出生证明去给孩子上户口,不然可就是实打实的「黑户」,在城市生活中会多有不便。

办出生证明,这本来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可是对于 18 岁的小金来说,却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小金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到来是他父母生活中的一个「意料之外」。

18 年前,小金的父母在外打工,大字不识几个,母亲在怀孕四个月的时候才发现有了他,草草养了几个月的胎之后,小金就出生了。

出生后,小金一直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直到 18 岁他决定也想要外出打工的时候,才发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他没有身份证。

细究之下才知道,那时候,关于生育的条条框框还没有现在这么明晰。小金的这对迷糊父母,当初因为没有起好名字而没有办理小金的出生证明,出院后又把这事儿给忘了,好巧不巧,回家期间还换了电话号码,医院根本联系不上他们,小金的出生证明,就这么被遗忘了。

这一忘,就忘了十八年。

在农村上学的小金虽然是「黑户」,好在农村的小学初中都要求不严格,所以小金和他的父母也一直以来不觉得这件事儿有什么重要。

可是,现在小金已经十八岁了,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不能买车票,找不到工作单位,也没有人敢录用他。

迷糊的小金父母这才想起来办出生证明的事儿,结伴拉着小金匆匆回到十八年前的医院来进行出生证明的补办。

然而,因为间隔的时间太久,需要接产医院的病历和出具接产证明。

不论是去病历管理室提取病历和开具证明,都是小金跑上跑下来办理的,18 岁的小伙子瘦瘦弱弱,穿梭在几栋楼之间。

我不禁对他的身世产生了一丝同情:这对糊涂的父母,怎么都不来搭把手?

不过每天诊室来来回回的人太多了,小金慢慢成为了我记忆中「糊涂家庭」中模糊的一员。

只是我没想到,会这么快再次见到小金。

那天的诊室非常嘈杂,助手慌里慌张跑过来跟我说:「姐,你快去王主任屋子里看看,闹起来了!」

我以为出了什么事故,赶紧跑到王主任的屋子里,却看到小金正费力拉扯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