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脚丫子被熟视无睹的同时,脸和其他外露的身体部位却总会获得万千关注。化妆、涂色、穿孔、烙印、文身??花样迭出。 其中,流行最广的装饰大法算是化妆,至少对女性来讲。
对皮肤演绎、人体彩绘、人体艺术的热爱,在现代派诞生以前,我们远古时期的老祖宗们早就为部落仪式开发了这些元素。妆容在装饰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性暗示。火热的红唇与浓重的眼影, 会让自己显得更年轻,更接近于时下的审美。在衰老的皮囊上搭起青春的海市蜃楼,让皮肤幻化为神圣的舞台——只要化妆技术高超,一切都能如愿以偿。
不过如果化得太浓,整个人会都消失在浓妆后面,于是脸庞看上去更像是一副面具,反倒有损美感,兴许还会吓到人。非得把脸糊成这样是有什么想掩饰的吗?为什么要这么跟自己过不去,砌一张面具来迷惑他人?
古希腊人早知道,美丽存在于旁人之眼,但这种认识有时却会导致心理障碍。身体畸形恐惧症(Dysmorphophobie)是一种患者对自体畸形的恐惧,或忍不住对自身体貌进行丑化臆想,患者总会觉得自己的脸、鼻子、全身上下都十分难看。对此周围人往往都难以理解,因为该心理障碍恰恰常见于那些很有魅力的人身上。
畸形恐惧症患者照镜子时,总会盯住一个小小的瑕疵或臆想出的某个缺陷不放,全然忘却其他匀称好看的部位。患者极度关注自己的体相,不会放过任何旁经橱窗的机会来检查自己,亟亟需要他人持续不断的肯定。他们的自我价值观严重扰乱,成因大多来自童年经历,症状从青春期开始显现。长久以来,广告和媒体总是拿所谓的「完美典范」来折磨我们,而这对更为敏感的「畸恐患者」来说可谓万点暴击。外科整形与皮肤医生是最受忧郁美人们追捧的避难所,扭曲的自我认知甚至会让他们陷入无休止的整容美形中,永远不会与镜子里的自己妥协。因此,只有心理治疗才是唯一治愈「畸恐症」的方法。

肉毒杆菌毒素:剂量决定毒性 *1
整容上瘾往往来自于对衰老的恐惧,后果有时怪诞荒唐。
一位 40 岁左右的女经理,身材苗条,穿着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