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Apple 公司的数码产品虽然型号不多,但是在资金不够宽裕的情况下,很难让人选择,买 iPad mini 好还是 iPad air,或者买个 Mac air?
是去 A 公司上班好还是去 B 公司上班好,A 公司规模大,行业内数一数二,但是给的薪水低,B 公司规模小,业界并不是很知名,但是给的薪水高,该如何抉择?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真的正确吗?
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和判断,大多数人没有系统或者体系化的建立自己的判断框架和方法论。只是凭着直觉做判断或选择,如果多了解一些做决策的方法论、决策陷阱,就能大幅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做任何事情,只要少犯错误,就能增加成功几率。
理性决策是指人们在决策的时候利用心理学最大程度剔除非理性偏差,用理性心态进行逻辑推演,选择最优策略的过程。
决策框架通常包括如下步骤:
1)定义问题
把问题找出来,用一些工具例如鱼骨图,分析出根源问题。
当根源问题找出来之后,如果问题不好解决,就需要思考重新定义问题,换个思路。
回到 iPad mini 还是 iPad air 选择的问题上来。如果你真正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阅读电子书。那么问题就变成,是不是考虑买哪种类型的 Kindle。
是为了办公还是娱乐呢?
定义问题最为关键,通常人们并真正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什么都想要,那就说明没有分清楚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2)确定决策标准
选择 mini 还是 air 的标准是什么,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听体验还是获得更好的便携性?
更好的视听体验,那么就选择 air,更好的便携性就选择 mini。
3)找出备选方案
苹果的产品比较贵,那么安卓的平板是否可以满足你的需要呢?微软的平板能否符合你的决策标准呢?
3)选择最优方案
有钱的话都买,毕竟每个产品应用场景都不同。
如果钱不充裕就确定你要用的场景,再来根据决策标准来做决策。
(以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理性判断框架,用于举例和演示)
从决策角度来看,从低到高的原则看决策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