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把枪留下:我跟哥们去洗澡,进屋就把他按倒捆住(第1页)

我和石锋比,赵副局长更该相信谁?

这个问题其实戳到了我的痛处,最初听说郑成志和石锋被赵副局抽去查杨怀瑾的案子时,我就不太高兴。

我自觉和赵副局的关系更近一些,级别上我还是石锋的领导。

再说了,单说业务能力,我自认也比石锋成熟一些,怎么赵副局偏偏选了石锋却不选我呢?

郑成志说他之前也没想明白,但现在来看,赵副局当时可能已经意识到,后面会发生一些事儿,正因为他和我的关系近一些,尤其他和我父亲有当年的情谊,所以不想让我卷进来。

老郑这一说法,我没法评价,但我总觉得这样推测赵副局有些狭隘了——既然知道案子查下去可能会出事,为啥偏要找人「秘密侦查」?

为了保护我而牺牲其他民警?这不是他的作风。

郑成志劝我还是服从新上任的马副局长要求,先去沈阳参加培训,新官上任三把火,惹谁也别先惹他。

另外,就算我留在这,帮不上什么忙,因为石锋捅出这么大篓子,作为主管领导,我不走,等待我的也可能是停职检查。

「林野,我有种感觉,这次我们要对付的人,似乎来自我们身边。俗话说『旁观者清』,你最好先做一个『旁观者』,从外围帮我们观察一下局面......」郑成志说。

思考再三,我接受了郑成志的建议。

2 月 18 日,我给马副局长和刑警学院那边打了招呼。

临走前,我让郑成志把赵副局的车祸视频打包发给我,想着有空的时候好好看看。

从省城到沈阳的高铁将近 7 个小时,高铁上信号不好,手机网络时断时续,特别烦,我干脆扔掉手机,决定把视频拿出来看看。

打开笔记本电脑,我一部一部地看,从两车追逐、缠斗到后来赵副局的帕萨特冲出路基。

几次放大画面,想看一下越野车里坐的什么人,可惜那辆车的前风挡玻璃上的遮阳板被放了下来,正好挡住了司机的脸。

这里明显可疑——大晚上的又没有太阳,放下遮阳板的唯一解释就是不想被监控拍到。

车牌估计是假的,不然郑成志早就把车找到了。

转眼三个多小时过去了,眼睛累的要命,便把目光离开了屏幕,想休息一下。突然,身边有人说了一句,「您是警察吧?」

我扭过头,发现是一直坐我身边的乘客,一个 20 多岁的小伙子,学生模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