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茶道里的和果子之春夏(第1页)

和果子是茶席上的亮色,方寸间的四季。平安时代,有了唐果子的记载,这是一种在小麦粉中加入香料和甜味剂后过油炸的点心。12 世纪末,在「源氏物语」中,贵族公子们在结束了踢球的游戏后,一起吃叫作「椿饼」的点心。这是在稻作文化发达之后见到的最早的关于和果子的记录。

image1

椿饼·芳光,被誉为「最古老的和果子」。 (图片取自《一日一果》,浦睿文化出品。下同。)

● 镰仓时代、室町时代,从中国传入新的宗教禅宗,第一次出现了「点心」这样的词汇,主要指羊羹、馒头和面。

● 16 世纪,葡萄牙人将欧洲的甜点文化带到日本,主要是鸡蛋和砂糖的应用。之后随着诗歌和文学的发展,催生了甜点向美轮美奂的和果子的转变。

春夏和果子

● 一月:花瓣饼

白味噌酱调味的白豆沙馅儿加糖水煮的牛蒡,用红白两层的黏米饼裹住,看起来样子像白里透红的花瓣。花瓣饼中属川端道喜这家店做得最好吃。

● 二月:莺饼

大颗粒的豆馅儿外面裹上绿色的黏米饼皮,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黄豆粉,远看是莺鸟的样子。

image2

(左)花瓣饼·川端道喜,(右)莺饼·甘泉堂

● 三月:金团、草饼、引千切

这个季节的和果子中属引千切最有名,饼的形状是手拉的黏米草饼。过去女子生孩子之后,要向夫家亲戚分享这种喜饼,寓意多子多孙、后代繁荣。

● 四月:樱花饼

关西的樱花饼用道明寺出产的道明寺米来做,而关东地区则是在平锅中放入以砂糖和小麦粉和好的面,轻轻煎制成薄饼,再包裹豆沙和樱花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