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令我们感到幸福的必备要素,也能帮助我们从低谷中尽快恢复。但是长期处于糟糕的人际关系中,则可能导致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最常见的人际关系是在学习、工作和家庭中建立的。和家人的关系我们前两天已经仔细讲过,今天我们主要讲在学校、职场和亲密关系中的霸凌情形、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以及我们要怎样预防它所带来的抑郁风险。
霸凌的面目多种多样,包括身体上的攻击,言语上的攻击,比如骂人和取笑,或者社交上的攻击,比如散布谣言、孤立某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霸凌也可以隔空发生,比如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即时消息、网站、短信发布的文字、视频或图片进行,让人无处可躲。
有些霸凌一眼可见,有些却很难识别。但在我们开始辨识它们之前,我想向你介绍一个词:「习得性无助」,这将是我们理解人际关系压力、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一只狗关在笼子里,蜂音器一响,就给这只狗施加电击。一开始,这只狗还会挣扎,试图逃出牢笼,但当狗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逃脱后,就只是躺在地上无助地忍受电击。多次试验之后,在电击之前先打开笼子,蜂音器一响,这只狗不但不逃,反而在还没有出现电击的时候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在持久的无法摆脱的挫折之下,当出现可以摆脱挫折的机会时,狗也不再反抗,而是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人际关系中的霸凌和压力,就像电击一样,折磨着它的受害者。
霸凌的行为出现得很早,小时候我们可能都经历过校园霸凌,你也许是那个欺负别人的人或是被欺负的人,也有可能,你是那个旁观者。
大多数人都从校园霸凌中幸存了下来,对我们以后人生没有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多数人会淡化校园霸凌给孩子的伤害,认为那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可惜,有些孩子更容易被同龄人霸凌。特别是那些害羞、内向的孩子,他们在遭受长期霸凌后,可能更难走出这样的童年阴影。
对于那些真正的受害者来说,他们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持续一生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些小时候被霸凌的人,40年后仍在经历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就是可能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研究发现,经常被霸凌的青少年在成年后抑郁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受霸凌的同龄人的两倍。霸凌的频率越高,成年后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越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