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节 统计数据与拼凑推理(第1页)

这是一个相信数字的时代,因为信息、数据正在替代之前的很多判断依据,没有大数据的情况,很多事我们想得出结果也没办法实现。而现在,基于这样的环境,于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相信数字带来的结论。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这节课来分析两个有关数字的案例:

我们先来看上节课留的思考题。

这是一道关于数字的题:

县城里有两家包子铺,他们进行过两次卖包子比赛。

第一次老张做了 100 个包子,卖出去 70 个,老李做了 50 个卖了 40 个。

第二次老张只做了 40 个卖了 10 个,而老李做了 90 个卖了 27 个。

现在我们来看,老张第一次卖了 70%,而老李则卖了 80%,老张的小于老李的。

第二次,老张卖了 25%,老李卖了 30%,还是老张的小于老李。

但是如果将两次的总数加在一起,则老张一共做了 140 个,卖了 80 个;

老李也做了 140 个,但只卖了 67 个,此时老张的反而大于老李了。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涉及百分数,老张两次分开计算的百分比都小,但是总数的百分比又变大了,这是因为,第一次的数量多,虽然百分比小于老李,但是数量上比老李卖出去的多了 30 个。而老李第二次数量比较大,卖出去的只比老张多 17 个。虽然,分开计算和加起来计算的百分比大小正好相反了,但是并没有实际的是非颠倒。

单看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但要注意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其实在学习的时候,很多看似简单的概念同样具有深入理解的要求,否则就会被表面的表述所迷惑。

我们看一个实际中发生的例子。

有专家根据相关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以来的 30 年,人口增加了 45%,粮食增加了 60%,而耕地却在减少,这是有统计数据可查的,不是想象出来的。这一铁的事实说明耕地面积的减少跟粮食产量无关。粮食产量取决于许多因素,耕地只是其中之一。

对于这位专家的观点,咱们不作评论,因为这话说了也快 10 年了。我们只来看前面的数据能否得出他想要的结论。

「人口增加了 45%,粮食增加了 60%」,这是说相对人口而言粮食总量还是增加了,但和后面的耕地减少到底是什么关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