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节 强盗鳄鱼与引发推理(第1页)

不管我们是不是学习过思维课程,是否掌握了一些思维方法,也无论我们的思维能力是高还是低,我们做出各种判断的时候其实都有一个内在的推理过程,但是,我们的推理是残缺不全的,丢三落四的,不够系统、不够完善,所以很难保证结果正确。一句话,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有效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之前咱们学了概念和判断,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抽象思维三种形式里还剩推理,这节课咱们就来讲下抽象思维的运转形式——推理。

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的故事都含有推理,只是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分析不同的重点。

要说明一下,抽象思维的形式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基本形式,思维是如何运转的呢?通过归纳和演绎的过程来完成思维活动,概念、判断、推理都包含在其中,大家都应该能理解了,而一个完整的过程都是若干个推理的组合,所以有些地方也称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它们的特点是表明它们的推理依据不同,上两节课主要介绍它们作为思维运转的两种方式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推理。

先说一个关于强盗的。

有一次主人公「我」跑去荒漠探险,谁曾想,那么偏僻的地方居然还遇到了一伙强盗,他们抓住我说:「你说我们会不会杀掉你,如果说对了,就把你放了;如果说错了,就杀掉你。」我说:「你们要杀了我。」

这伙强盗哈哈大笑,强盗头子说:「对,你说的对,我们就是要杀了你。」我大喊一声:「慢着,你说我说的对,那不是应该放了我吗?」

这伙强盗脑子也都转了筋了。要杀我就是我说对了,我说对了就要放了我,可放了我,我又说错了,说错了又要杀了我。我赶紧打断他们,不对不对,你们是问我,会不会杀掉我,不是放不放我,我回答的是这个问题,所以你们放了我是对的,没问题。

大家看,思维能力是不是很重要!

好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是从前提出发按照规则经过一系列的判断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过程就是推理。

看我们上节课留的思考题。

我坐在桌子上,桌子是名词,所以我坐在名词上。

好奇怪,我怎么能坐在名词上?

我们从推理的结构看,没什么毛病,一个基本的三段论格式。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们讲过,演绎的结论要正确,就要保证前提要对,规则要对,这是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