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实体虚体与思维错位(第1页)

很多时候,由于现实的复杂与混乱导致我们的思维也是含混不清,而由此可能引起交流的不畅。而且,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最后大家争论一番之后才发现,噢,原来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这种情况很多,而且很多时候不是跟别人的错位,而根本就是自己的思维错了位,以为在深入思考困扰自己的难题,最后发现,想的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俗话说就是想偏了。

我们这节课就用一个实际案例训练大家发现思维错位的能力,这本身就是在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2016 年底,阿里的马云和娃哈哈的宗庆后、格力的董明珠,以及 TCL 的李东生等几位商界精英对实体、虚体经济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节目,邀请了 TCL 的李东生,娃哈哈的宗庆后,格力的董明珠做客,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寒冬的深层原因。听到这儿,大家一定感到非常熟悉,分析深层原因正是咱们这门课的拿手好戏,但是咱们是学方法,不是所有的领域咱们都会分析,但是相信有熟悉这些经济领域的朋友加上咱们的方法应该能得出不错的效果。所以,大家有典型的案例和精彩的分析可以反馈回来,我们在后面的课程找机会分享给大家。

我们选取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关于马云提出的「五新」的说法嘉宾展开讨论的这部分,这「五新」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并认为这可能会构筑一个新的世界。

这节课我们先对这个话题总结一下,这其实就是在利用分类、概括的方法了,下节课咱们再进行概念分析。

宗庆后:唯有新技术最值得实体经济去借鉴。我认为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当然这是比较激动的说法,他认为新技术可以提升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高端。

李东生:不是新的就对实体经济好。实际上确实除了新技术我很认同,其他那几个新,我看不太明白。这话比较中肯,「五新」表述确实不清晰。李东生认为,这几种「新」,更多的好像是按照他的那种商业模式来量身订做的,他希望以后的营商环境是这样的。但是对实业,对实体经济来讲,这种是不是最合适的,确实还不能简单地这样用那么多的新,认为新的一定是好的。

董明珠:马云「五新」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也只认可新技术,因为技术要不断创新。其他几个「新」如果把「新」字拿掉都是以前有的。只是我们时代进步的一个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认为没必要非加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