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兄弟互换与观念转变(第1页)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一句老话,说的也很有意境。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搞营销的、做广告的都会拿这句话和广告作比较。那意思是说,再好的东西,没人知道怎么行,何来销售。所以提出「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就是转变,我们这节课要通过物理学上的一个重大转变让大家明白什么才是深层次的转变,我们在深层次要转变的到底是什么。

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就是一个观念的小小转变。

我们这节课通过时空观的改变来探讨一下观念的转变问题。

简单讲一下人类时空观的发展变化,从科学的角度有两位代表人物代表着新旧两种时空观。代表旧时空观的是大名鼎鼎的牛顿爵士,代表新时空观的是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先生。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诞生吧,牛顿!于是一片光明。

这是 18 世纪英国着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为牛顿撰写的墓志铭。

为什么说牛顿诞生,世界就光明了呢?当牛顿发表了着名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之后,他在当时科学界的权威地位也就无人能撼动了。而他的牛顿定律更是被认为解决了当时几乎能想到的物理世界的一切问题。有科学家说:「今后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家了,我们都是在牛顿的世界里修修补补而已。」这话听着难免让人有些忧伤,但是也说明牛顿的威力确实够大。

可是到了 20 世纪,就有人在蒲柏的话后面加了一句:

魔鬼说,诞生吧,爱因斯坦!于是世界一片黑暗。

这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讲芝诺的飞矢不动的论题时,我们提到了时间和空间,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有时间大家去细细想想,非常有意思,也很难想出个所以然来。

而牛顿的时空观是说:时间是均匀的永不停息的,空间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用文学点的语言描述,就是:时间在永恒不变的空间中均匀地流逝,永不停留。

一说到时光流逝,人就难免有点忧伤的感觉。

所以,孔子在尼山上望着沂河也曾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也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时间,没人能挽留,无论你做什么它都在不知不觉地流逝,你可以加以留意,也一样无法挽留住哪怕一秒一毫。

的确,在爱因斯坦之前所有的人都没疑问。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的时空观不再是均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