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道理大家是明白的,但在实际行为中却总违背,不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好,经常出现的结果就是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意识。分析起来,这种放弃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懒惰,比如意志,比如精神等等,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些因素背后的原因,那就是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如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帮助我们在遇到难题时不会轻言放弃。
想做一件事而不得其法,就像面对宝藏却不得其门而入,放弃有时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能力的缺失和不足,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做出放弃的选择时,表面显得很无奈和不情愿。但是又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提升的途径。所以希望大家能体会我们这门课程的宗旨,能在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态,跟上思路,能力是潜移默化地提升的,不要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那样可能反而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传说中古希腊战神特修斯有一艘战船,被雅典人作为历史文物保存起来。但是船上的一些木板已经腐烂了,必须要重新修补。如此这般地经过了许多许多年,这艘船的许多部分都被重修了。终于,船上再也没有最初的木板了。
请问:现在的船还是特修斯曾经的那艘船吗?
如果还是,那是为什么?如果不是,那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为什么?
很多朋友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值得探讨吗?那么我们不禁要反问,什么样的问题才值得探讨呢?
这正是我们要强调的,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容易还是困难,它们背后隐藏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一样的,不要觉得简单的问题就不值得研究,咱们总是要先学会走路才能跑起来。何况,这个问题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吗?
好,我们先想想,船是什么?结果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一下就不好回答了,一时很难解释清楚。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很容易判断它是不是船,这说明我们对船的外延比较清楚,但是它的内涵怎么定义呢?
汉代学者刘向在《世本》一书中写道: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那船是什么?我们总不能说是落叶的后代吧。
看看字典里的解释,船指的是: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力、电力等动力,通过牵、拉、推、划等等方式,使其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是船了。这个时候我要是问:「那漂在水上的一块木板是不是船?」
首先我们看材料是不是船的本质属性呢?不是,因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